陳唐山先生攜壽觴邀同羅容所鄺五嶺何古林林艾陵四先生東山寺談易

· 龐嵩
出郭幽尋過野寺,小車沓沓往來輕。 東山幄繞彤雲合,北海樽傾紫氣橫。 大藥故應調火汞,塵編聊復究虛盈。 相隨獨愧風雩詠,適意雙禽也伴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遝遝(tà tà):繁多而重複的樣子。
  • 幄(wò):帳幕。
  • 彤雲(tóng yún):紅色的雲彩。
  • 樽(zūn):古代盛酒的器具。
  • 紫氣(zǐ qì):紫色的雲氣,古人認爲是祥瑞之氣。
  • 汞(gǒng):一種金屬元素,俗稱水銀。
  • 塵編:指古舊之書。
  • 風雩(fēng yú):古代求雨的祭祀。後用以指樂道自脩。

繙譯

出城到郊野去探尋,經過一座幽靜的寺廟,乘坐的小車來來往往,輕松自如。 東山的帳幕周圍紅色的雲彩聚攏,北海的酒器傾倒,紫色的雲氣橫亙。 本應調制用來鍊丹的火汞這樣的珍貴葯物,姑且再來探究一下古舊書籍中關於虛無和盈滿的道理。 我跟隨著衆人,獨自慙愧不能像古人在舞雩台上那樣樂道自脩,倒是那兩衹愜意的鳥兒也在旁邊伴鳴。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與友人一同前往東山寺談易的情景。詩的首聯寫出了出行的情景,表現出輕松愉悅的氛圍。頷聯通過“東山幄繞彤雲郃,北海樽傾紫氣橫”的描寫,營造出一種神秘而祥瑞的氣氛。頸聯提到了鍊丹和研究古籍中的道理,顯示出他們對知識的追求。尾聯中詩人表達了自己對不能像古人那樣樂道自脩的慙愧之情,同時以雙禽伴鳴的景象襯托出一種和諧的氛圍。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通過對景物和情感的描繪,展現了詩人在這次活動中的感受和思考。

龐嵩

明廣東南海人,字振卿。嘉靖十三年舉人。二十三年官應天通判,進治中,屢攝尹事,治堤築防,平反冤獄,多有善政。遷南京刑部員外郎,進郎中,又遷曲靖知府,以老罷,年僅五十。早年從學於王守仁,講學羅浮山,學者稱弼唐先生。在官常集諸生相與講習。後復從湛若水遊。有《刑曹志》。 ► 6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