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鄭元戎

· 鄺露
半壁凌煙想畫容,十年橫海有奇封。 蚩尤霧合逢玄女,白帝蛇分待赤松。 虎旅九重歸鐵券,龜臺三使下金墉。 太平未獻河汾策,誰勒徽猷紫殿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凌煙:凌煙閣的省稱,唐太宗爲表彰功臣而建的高閣。
  • 橫海:漢將軍名號,這裏指鄭元戎的戰功。
  • 蚩尤:古代傳說中的部落酋長,以善戰聞名。
  • 玄女:古代傳說中的神女,曾幫助黃帝戰勝蚩尤。
  • 白帝:古代神話中五天帝之一,西方之神。(注:「帝」的讀音爲「dì」)
  • 蛇分:指分割勢力或軍陣。
  • 赤松:傳說中的仙人。
  • 虎旅:勇猛的軍隊。
  • 九重:指皇帝居住的地方。
  • 鐵券:帝王頒賜功臣授以世代享受某種特權的憑證。
  • 龜臺:傳說中的神仙居處。
  • 金墉:堅固的城牆。
  • 河汾策:隋代王通設教河汾之間,授徒自給,有許多高徒,唐初名臣房玄齡、杜如晦等都是他的門徒。這裏指治國安邦的良策。
  • 徽猷:美善之道,指功績。
  • 紫殿鍾:皇宮中的鐘,象徵榮譽。

翻譯

在那半壁江山中,想象着功臣的畫像能登上凌煙閣,(鄭元戎)十年來在海上征戰建立了奇功獲得了封賞。 他如蚩尤般英勇,在迷霧中遇到了神女玄女般的助力,又如白帝的軍隊遇到分割,等待着赤松仙人的幫助(這裏喻指其在戰爭中歷經困難但最終取得勝利)。 勇猛的軍隊獲得了皇帝賜予的世代特權憑證,神仙般的使節從龜臺下來,進入堅固的城池。 如今太平之世還未獻上如河汾之策般的治國良策,誰能將他的功績銘刻在皇宮的榮譽之鐘上呢?

賞析

這首詩是對鄭元戎的讚美。詩中運用了多個歷史典故和神話傳說,來烘托鄭元戎的英勇和功績。首聯寫鄭元戎的戰功,想象他有資格被畫入凌煙閣,突出其功績之卓著。頷聯通過蚩尤逢玄女、白帝待赤松的典故,表現鄭元戎在戰爭中的艱難與勝利,增添了詩歌的神祕色彩。頸聯描述了鄭元戎的軍隊獲得的榮譽以及外交上的成就。尾聯則表達了對鄭元戎未能在太平時期獻上良策的遺憾,同時也暗示了對他未來能夠有更大作爲的期望。整首詩氣勢恢宏,用典恰當,語言優美,充分展現了詩人對鄭元戎的敬仰之情。

鄺露

明末清初廣東南海人,原名瑞露,字湛若。諸生。歷遊廣西、江蘇、浙江間,在桂遍歷諸土司轄地,悉知其山川風土。唐王立於福州,官中書舍人。永曆中,以薦入翰林。清兵破廣州,抱古琴絕食死。工詩善書,有《赤雅》、《嶠雅》等。 ► 26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