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寅仲卜居英州不遂竟歸作此慰之

唐生宿有耽書癖,早歲下帷窮鐵摘。 賦就還稱八斗才,劍成自倚千人敵。 豈知明月翻暗投,不覺青春易拋擲。 去年辭我遊湞陽,南山水石爲生色。 芒屨行經碧落天,墨痕漬在雲華壁。 山中未具郤卿橐,道傍爭避朱公席。 君有騰驤八尺身,何爲蹩躠羈風塵。 爾非廣柳車中客,亦豈皋橋廡下人。 勸君歸來且莫嗔,城南萬雉連通津。 青翰翠被堪娛日,柳眼桃心競發春。 割角誰輕王粲少,曝衣難笑阮家貧。 舊時彩筆休輕擲,此日河東賦頌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耽書癖:沉溺於讀書的癖好。「耽」(dān),沉溺、入迷。
  • 下帷:放下室內懸掛的帷幕,指專心讀書。
  • 鐵摘:此處指刻苦鑽研學問。
  • 八斗才:形容人極有才華。
  • 千人敵:指劍術高超,可敵千人。
  • 暗投:比喻明珠暗投,指懷才不遇或好人誤入壞境。
  • 湞陽:地名。
  • 芒屨(jù):用芒草編織的鞋子。
  • 碧落天:道家稱東方第一層天,碧霞滿空,叫做「碧落」,後泛指天上。
  • 雲華壁:雲霧繚繞的山壁。
  • 郤卿橐(tuó):「郤」指郤詵(xì shēn),字廣基,晉代濟陰單父(今山東省單縣)人,學問淵博,很有才能,對策第一。「郤卿橐」指裝書籍的袋子。
  • 朱公席:「朱公」指朱買臣,西漢吳縣(今屬江蘇)人,起初貧困,靠賣柴爲生,後發跡,「朱公席」指不被重視的人的座位。
  • 騰驤(xiāng):形容馬奔跑時昂首的樣子,比喻人的志向高遠。
  • 蹩躠(bié xiè):指步履艱難。
  • 廣柳車:載運棺柩的大車。
  • 皋橋:位於蘇州閶門內,東漢時皋伯通居此橋旁,因而得名。「廡(wǔ)」,堂下週圍的走廊、廊屋。
  • 嗔(chēn):生氣、發怒。
  • :古代計算城牆面積的單位,長三丈高一丈爲一雉。
  • 通津:四通八達的渡口,比喻顯要的職位。
  • 青翰翠被:青翰,指船,因有鳥名青翰,善高飛,故用其指代船;翠被,指華麗的被子。
  • 割角:古代兒童束髮爲兩結,向上分開,形狀如角,稱「割角」,借指童年時代。
  • 王粲:字仲宣,東漢末年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早年未受重用。
  • 曝(pù)衣:曬衣服,此處指阮氏家族貧困,沒有很多衣物可曬,只有幾件粗布衣服,還要輪流拿出來曬,後用來形容家境貧寒。

翻譯

唐生向來有沉溺於讀書的癖好,早年就放下帷幕專心鑽研學問。 寫好的賦被稱讚爲有八斗之才,練成的劍術可以憑藉一人抵擋千人。 怎知像明月在暗處投映,不知不覺中青春就輕易地被拋擲。 去年你辭別我前往湞陽遊覽,那南山水石都因爲你而增添了光彩。 你穿着芒草鞋走過雲霧繚繞的天空,墨痕留在了雲霧中的山壁上。 在山中沒有裝書籍的袋子,在道路旁人們爭相避開不受重視的你。 你有志向高遠如駿馬奔騰的身軀,爲何步履艱難地被塵世所羈絆。 你並非是載運棺柩車中的人,也不是住在走廊下的人。 勸你回來暫且不要生氣,城南的城牆綿延不斷且連接着四通八達的渡口。 乘船遊玩蓋着華麗的被子可以愉快地度過時光,柳樹發芽桃花綻放競相展現春天的氣息。 不要輕視自己像年少的王粲一樣,也不要因貧困像阮家那樣曬幾件衣服而難爲情。 過去的才華不要輕易放棄,在這一天應該像在河東寫出新的賦頌一樣展現自己的才能。

賞析

這首詩是黎民表安慰唐寅仲的作品。詩的開頭先讚美唐寅仲的才華和學識,接着感嘆他的懷才不遇,青春被拋擲。然後描述了他在湞陽的經歷,表現出他的不得志。詩中用了許多典故,如「郤卿橐」「朱公席」「廣柳車」「皋橋廡」等,增強了詩歌的文化內涵和表現力。同時,通過「明月翻暗投」「青春易拋擲」等詞句,表達了對唐寅仲命運的惋惜。詩的後半部分,作者勸唐寅仲不要生氣和灰心,鼓勵他迴歸,相信他的才華終會得到施展,城南的美好景色和生活也在等待着他。整首詩情感真摯,既表達了對朋友的同情和安慰,又給予了他鼓勵和希望,體現了深厚的友情。

黎民表

明廣東從化人,字惟敬,號瑤石山人。黎貫子。黃佐弟子。以詩名,與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趙用賢稱“續五子”。亦工書畫。嘉靖舉人。選入內閣,爲制敕房中書舍人,出爲南京兵部車駕員外郎。萬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參議。有《瑤石山人稿》、《養生雜錄》、《諭後語錄》。 ► 15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