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都督者其尊人忠憫公死綏遼陽殊烈令弟朱明與遂球鄉舉同年比於留都相見甚歡爰贈以詩三首

幕府尊南國,新從塞上歸。 孤城諸將恃,千嶂舊人依。 曉甲開魚麗,秋笳列馬肥。 曾看灌夫勇,雙劍劃虹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都督:古代的軍事長官。
  • 尊人:對他人父親的尊稱。
  • 忠憫公:這裏指陳都督的父親,「忠憫」是其諡號。
  • 死綏:指軍隊在戰鬥中失敗後,主將奮不顧身,戰死沙場。「綏」(suí),本義指登車時用以拉手的繩索,引申爲安撫。
  • 遼陽:地名。
  • 殊烈:特別的壯烈。
  • 令弟:對對方弟弟的敬稱。
  • 朱明:陳都督的弟弟。
  • 遂球:作者黎遂球自稱。
  • 鄉舉:鄉試中舉。
  • :等到。
  • 留都:古時王朝遷都後,在舊都置官留守,故稱留都。
  • 幕府:本指將帥在外的營帳,後泛指軍政大吏的府署。
  • 魚麗:古代車戰的一種陣法。
  • (jiā):中國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種吹奏樂器,類似笛子。

翻譯

在南方的幕府中備受尊崇,剛剛從邊塞回來。一座孤城依靠着諸位將領,千重山巒依舊有故人相依。清晨的盔甲展開如魚麗陣,秋日的胡笳聲中排列着肥壯的戰馬。曾目睹灌夫的英勇,雙劍揮舞如劃開彩虹。

賞析

這首詩圍繞着陳都督展開,先敘述了他的歸來以及其在南方幕府中的地位,接着描述了孤城諸將的情況以及軍隊的陣勢,烘托出一種軍事氛圍。詩中運用了一些軍事相關的詞彙和意象,如「幕府」「孤城」「魚麗」「笳」「馬肥」等,展現了軍隊的威武和氣勢。最後提到灌夫的勇,以之來映襯陳都督的英勇形象。整首詩風格豪邁,氣勢磅礴,表達了對陳都督的讚美和敬仰之情。

黎遂球

明廣東番禺人,字美周。天啓七年舉人。再應會試不第。善詩、古文,工畫山水。崇禎中,陳子壯薦遂球爲經濟名儒,以母老不赴。明亡,方應陳子壯薦,爲南明隆武朝,兵部職方司主事,提督廣東兵援贛州,城破殉難。諡忠憫。有《蓮鬚閣詩文集》。 ► 59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