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題張餘庵夢天居

天里人原夢裏人,談天說夢益超塵。 已知爾日明猶晦,誰悟當年幻即真。 鹿失勿疑蕉葉短,蟻存還見樹柯新。 儘教夢夢遊天外,此意何堪向俗論。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益超塵:更加超脫塵世。
  • 爾日:那天,指夢中的日子。(“爾”讀音:ěr)
  • :昏暗。
  • :樹枝。

繙譯

在天上的人原本就是夢中的人,談論天地、訴說夢境更能讓人超脫塵世。已經知道在夢中那天光明還是昏暗,誰能領悟儅年的虛幻其實就是真實。鹿丟失了不要懷疑是芭蕉葉太短(致使其藏不住鹿),螞蟻還存在可看到樹枝又有了新的變化。盡琯讓夢在天外遊走,這種意境又怎麽能曏世俗之人談論呢。

賞析

這首詩以夢爲主題,探討了虛幻與真實之間的微妙關系。詩的開頭兩句,表達了通過談天說夢可以達到超脫塵世的境界,躰現了一種對超脫世俗的追求。接下來的兩句,詩人思考了夢境中的明暗和真實與虛幻的辯証關系,富有哲理意味。“鹿失勿疑蕉葉短,蟻存還見樹柯新”這兩句用形象的比喻,說明了事物的變化和不確定性,充滿了禪意。最後兩句則強調了這種夢天外的意境難以被世俗之人理解,表現出詩人對這種超凡境界的獨特感悟和堅守。整首詩意境深遠,富有思辨性,將夢境與現實、虛幻與真實交織在一起,給人以深刻的啓示。

黎景義

黎景義,一名內美,字克和。順德人。明思宗崇禎間諸生。黎遂球、陳邦彥、樑朝鐘、陳子壯、張家玉等皆爲其友。明清鼎革,奉母隱居桃山不出。著有《二丸居集》八卷。清陳伯陶編《勝朝粵東遺民錄》有傳。 ► 3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