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湯延祖字
仲尼作經授曾子,明稽至孝之終始。
始於事親終立身,以是揚名於後世。
大雅有言念爾祖,述脩其德乃爲美。
聖訓昭昭十八章,寫之琬琰千餘歲。
湯生本由義方教,石磨沙蕩求成器。
其名延祖有意哉,吾以子立爲之字。
立身之道將何如,非曰凡人富與貴。
不賢而位何能爲,蠅蟲豈不披紅紫。
周公亦人舜亦人,口銜日月坐天際。
勖哉見善勿遲疑,往往後生誠可畏。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稽:考查。
- 琬琰(wǎn yǎn):琬圭和琰圭。泛指美玉。
- 義方:行事應該遵守的規範和道理。
- 勖(xù):勉勵。
翻譯
孔子創作經典傳授給曾子,明確考查至孝的始終。從侍奉雙親開始到最終修身立世,因此在後世揚名。《大雅》有話說思念你的祖先,傳述修習祖先的品德才是美好。聖人的教導明明有十八章,書寫在美玉之上歷經千餘年。湯生本來就由規範道理教育,經過石頭磨礪沙子淘洗以求成爲有用之才。他取名延祖是有深意啊,我用「子立」作爲他的字。修身立世的道路會怎麼樣呢,不是說平凡人要追求富裕和顯貴。沒有賢德而處於高位又能做什麼,蒼蠅蟲子難道不也身披紅紫嗎。周公也是人舜也是人,他們口銜日月坐在天邊。勉勵啊見到善美不要遲疑,往往後來人實在可畏。
賞析
這首詩首先強調了孔子對孝道的闡述以及其影響深遠,表明做人要從侍奉雙親開始並不斷修身。接着提到湯生是受良好教育成長的,強調其名字延祖的意義。然後探討修身立世不應只追求財富和地位,沒有賢德就沒有意義。以周公和舜爲例,說明偉大的人物成就非凡。最後鼓勵人們見到美好要毫不猶豫去追求,強調後生可畏,隱含着對年輕人的期望和激勵。整首詩圍繞着道德修養和個人成長展開,富有教育意義和哲理思考。

李覯
宋建昌軍南城(今屬江西)人,字泰伯,世稱盱江先生、直講先生。宋仁宗慶暦二年(西元一〇四二年),舉「茂才異等」不第,與范文正等友善,擁護「慶歷新政」。倡立盱江書院(盱江在南城),教授生徒,從學者常數百人,世稱「盱江先生」。宋仁宗皇祐初,由范文正薦爲試太學助教,後爲直講。嘉祐中,爲海門主簿、太學説書、權同管勾太學。嘉祐四年(西元一〇五九年)卒,年五十一。盱江以文章知名,通經術,素不喜《孟子》,極斥釋道二教,重農業生產。有《退居類稿》十二卷,《皇祐續稿》八卷。明成化間南城左贊編爲《盱江集》(亦作《直講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外集三卷。事見《盱江集》卷首宋魏峙《李直講年譜》,《宋史·巻四百三十二·〈儒林列傳·李覯傳〉》。
► 34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