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燕雀:燕子和麻雀。這裏的「雀」指麻雀,「燕」讀「yàn」(鳥類的一科,候鳥,常在人家屋內或屋檐下用泥做巢居住,捕食昆蟲,對農作物有益),「雀」讀「què」(鳥類的一科,吃糧食粒和昆蟲。特指「麻雀」,泛指小鳥)。
- 黃頭老雀:暗指那些沒有真才實學,卻佔據高位的人。
翻譯
燕子向來有着巧妙動聽的叫聲,主人喜愛它們是人之常情。那些黃頭的老麻雀怎能理解呢,它們只是飽食着官倉裏的糧食度過一生。
賞析
這首詩以燕雀爲喻,富有諷刺意味。詩的前兩句寫燕子的巧語聲讓人喜愛,這是平常的現象,暗示有真才實學或美好的品質的人會受到人們的欣賞。後兩句則以黃頭老雀爲對比,它們沒有什麼特別的能力,卻能飽食官倉,暗指社會上一些沒有才能卻佔據高位、享受特權的人。整首詩通過對燕雀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社會不公現象的不滿和批判,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同時,詩中對燕雀的描寫簡潔生動,語言通俗易懂,卻蘊含着深刻的思想。

李覯
宋建昌軍南城(今屬江西)人,字泰伯,世稱盱江先生、直講先生。宋仁宗慶暦二年(西元一〇四二年),舉「茂才異等」不第,與范文正等友善,擁護「慶歷新政」。倡立盱江書院(盱江在南城),教授生徒,從學者常數百人,世稱「盱江先生」。宋仁宗皇祐初,由范文正薦爲試太學助教,後爲直講。嘉祐中,爲海門主簿、太學説書、權同管勾太學。嘉祐四年(西元一〇五九年)卒,年五十一。盱江以文章知名,通經術,素不喜《孟子》,極斥釋道二教,重農業生產。有《退居類稿》十二卷,《皇祐續稿》八卷。明成化間南城左贊編爲《盱江集》(亦作《直講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外集三卷。事見《盱江集》卷首宋魏峙《李直講年譜》,《宋史·巻四百三十二·〈儒林列傳·李覯傳〉》。
► 34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