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城大熱喜雨

大暑方蒸溼,雲興忽蔽空。 俄然飄細雨,快矣濯清風。 變化誰能測,炎涼迥不同。 馬前襄漢路,山色有無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大暑:夏季最炎熱的時候,二十四節氣之一,音(dà shǔ)
  • 雲興:雲霧陞起,音(yún xīng)
  • 忽蔽空:突然遮蔽了天空
  • 俄然:忽然,音(é rán)
  • 飄細雨:飄落的細小雨滴
  • 濯清風:洗滌清風,"濯"意爲洗滌,音(zhuó)
  • 迥不同:截然不同
  • 襄漢路:襄城到漢水的道路

繙譯

正值大暑時節,溼熱難耐,雲霧忽然陞騰遮蔽了天空。不久,細雨飄然而下,給炎熱的天氣帶來了清爽的風。大自然的變化誰能預料,一會兒炎熱,一會兒清涼,如此不同。眼前是通往襄城和漢水的道路,山色在雨中若隱若現。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呂頤浩在大暑時節遭遇的一場及時雨。詩以天氣的急劇變化爲切入點,從溼熱的天氣轉瞬變爲飄灑的細雨,生動展現了夏天雨後的清新與涼爽。"俄然飄細雨,快矣濯清風",詩人以細膩的筆觸傳達了雨後清風拂麪的舒暢感。"變化誰能測,炎涼迥不同",表達了對自然變幻莫測的感慨,以及炎夏與清涼的對比。最後,詩人以馬前的襄漢路和雨中的山色收尾,營造出一種行進中的動態畫麪,使讀者倣彿置身於那雨後的清新世界之中,感受到了詩人的喜悅之情。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富有生活氣息。

呂頤浩

呂頤浩

宋滄州樂陵人,徙齊州,字元直。哲宗紹聖元年進士。徽宗時累官河北都轉運使。高宗即位,除知揚州,改江東安撫制置使兼知揚州。建炎三年,苗傅、劉正彥兵變,與張浚倡議勤王。拜右相,進航海避金兵之策,尋罷相。紹興元年復任左相,力傾秦檜,罷檜右相,遂獨秉政,屢請興師復中原。然挾私用人,排斥李綱、趙鼎等主戰派。曾立江、浙、湖南諸路月椿錢,大爲東南患。卒諡忠穆。有《忠穆集》。 ► 8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