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調歌頭 · 其二再和
夜永厭銀燭,移步下堂坳。秋風昨夢少年,高興鵠成袍。世上癡兒睡去,歷歷江山細數,孤鶻嘯危巢。地靜未容去,門掩不妨敲。
轉巍闌,低畫桷,落寒梢。南樓老子爭似,短笛一椽茅。無色界間長嘯,不夜城中高臥,隨意弄詩嘲。洗斝要更酌,爲我問佳餚。
拼音

李曾伯
宋懷州人,居嘉興,字長孺,號可齋。李邦彥孫。理宗淳祐中歷知靜江府、廣西經略安撫使,陳守邊之宜五事。累進資政殿學士,授四川宣撫使,特賜同進士出身。景定五年,知慶元府兼沿海制置使,尋遭論劾奪職。恭帝德祐初追復原官。多言邊境之事,爲賈似道所嫉,使不竟其用。有《可齋雜稿》。
► 789篇诗文
李曾伯的其他作品
- 《 謁金門 》 —— [ 宋 ] 李曾伯
- 《 和水竹梅燭韻 其一 》 —— [ 宋 ] 李曾伯
- 《 陳次賈歸以二詩言別和韻送之 》 —— [ 宋 ] 李曾伯
- 《 和褚縣丞韻 》 —— [ 宋 ] 李曾伯
- 《 朝中措 · 其一用八窗叔韻送教忠制機省親之行 》 —— [ 宋 ] 李曾伯
- 《 夜坐用韻簡劉朔齋洪雲巖 》 —— [ 宋 ] 李曾伯
- 《 沁園春 · 其二十一中秋約僚佐觀擊圓,登懷遠,用前韻 》 —— [ 宋 ] 李曾伯
- 《 和總幕劉景文題杜立齋遺翰詩韻 》 —— [ 宋 ] 李曾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