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初臨本意
未雨梅天,微風麥候,薄寒乍散猶侵。花信吹殘,鶯雛卻哢新音。尊前病起難任。愛疏簾、密簟清陰。橙花香透,榴花火照,庭院深深。
玉人此際。閒對雲屏。才拈斑管,徐埋瑤琴。吳綾嫌重,輕羅初試神針。釵煉浮金。綰鴉翎、又插屏簪。慢沉吟。莫題秋怨,難解春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夏初臨:詞牌名,一種宋詞格式。
- 鄒祗謨:宋代詞人。
- 梅天:指農曆三月,梅花已凋謝,初夏來臨的時候。
- 麥候:指麥子成熟前的時節,這裏指早春。
- 薄寒:輕微的寒冷。
- 花信:指二十四番花信風,每七天吹開一種花,這裏是說春風中的花期。
- 哢新音:鳥兒發出新的鳴叫聲。
- 尊前:酒杯之前,指宴飲時。
- 疏簾:稀疏的窗簾。
- 密簟:細竹編成的涼蓆,夏天用以納涼。
- 清陰:清涼的陰影。
- 橙花:指橙樹的花,有清香。
- 榴花:石榴花,火紅的顏色。
- 庭院深深:形容院落深邃。
- 雲屏:畫有云彩的屏風,代指美人閨房。
- 斑管:彩色的毛筆。
- 瑤琴:美玉製成的琴。
- 吳綾:產自吳地的絲織品,質地較重。
- 輕羅:輕薄的絲織物。
- 神針:技藝高超的女工。
- 釵煉:釵飾上的金銀鏈條。
- 浮金:流動的金光。
- 鴉翎:黑色的鳥羽,這裏可能指髮飾或裝飾品。
- 屏簪:用於固定屏風的簪子。
- 沉吟:低聲吟唱或深思。
- 秋怨:秋天的哀愁,此處可能寓指離別之苦。
- 春心:春天的情感,此處可能指對春景的欣賞和懷春之情。
翻譯
早春時節,還未下雨,梅子花期已過,微風中透露着麥子成熟的氣息,雖有薄寒但逐漸消散。花朵凋零,新孵化的小黃鶯開始鳴叫。病後起身,難以承受酒宴的歡愉,只愛那稀疏的窗簾和涼爽的竹蓆,感受庭院深深中的寧靜。此時,美人悠閒地對着雲彩般的屏風,拿起五彩的毛筆,緩緩撥弄着琴絃。她嫌棄厚重的吳地絲綢,試着用輕盈的羅紗和神妙的針線。頭上的釵飾上浮動着金光,髮髻間插着烏黑的羽毛和屏風簪。她低語淺唱,不要寫下秋天的哀愁,因爲難以解開這春天般的心緒。
賞析
這首詞描繪了早春時節的景象和閨中女子的生活。作者通過細膩的筆觸,展現了春風吹過後的清新與生機,以及女子在病癒後對生活的細膩感受。詞中穿插了花信、鶯鳴、雲屏、琴聲等元素,營造出一種淡雅而富有詩意的氛圍。同時,通過對女子的描繪,表現了她對春光的喜愛和內心的微妙情感,展現了詞人的婉約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