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許唐臣丈

· 王灼
目斷揚州淚似江,龍輿半夜狩南邦。 徒聞四野方多壘,可惜黃旗漫繞槓。 濁酒有神磨歲月,愁山無賴入軒窗。 青萍三尺將生鏽,憤氣崢嶸只自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次韻:按照原詩的韻腳和字數來作詩,是一種詩歌創作的形式。
  • 許唐臣丈:許唐臣,王灼的朋友,丈是對長輩的尊稱。
  • 龍輿:古代天子乘坐的車駕,此處指皇帝。
  • :原指帝王出巡,此處暗指戰事或政變。
  • 黃旗:古代軍中旗幟,黃色代表皇室,此處代指朝廷。
  • 漫繞槓:形容旗幟隨意飄揚,暗示局勢混亂。
  • 濁酒:劣質的酒,常與愁緒相關。
  • 磨歲月:消磨時光,形容生活艱辛。
  • 愁山:比喻內心的憂愁堆積如山。
  • 青萍三尺:劍名,此處象徵銳氣。
  • 崢嶸:形容山勢高峻,引申爲不屈不撓。

翻譯

遙望揚州,心中滿是淚水滔滔,彷彿長江奔流,皇帝半夜出行征戰南方。 只聽說四方邊境烽煙四起,可惜那象徵皇權的黃旗亂舞在旗杆上。 喝着粗劣的酒,時間彷彿在愁苦中消磨,憂愁堆積如山,擠滿了門窗。 三尺青萍劍,鋒芒已生鏽,我的憤怒卻如山峯般崢嶸,只能獨自消沉。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時局的憂慮和無奈。許唐臣可能因某種原因離開揚州,王灼以次韻的方式,表達了對友人的思念以及對動盪政局的深切關注。首聯描繪了揚州與皇帝出巡的場景,暗示了國家的動盪不安。頷聯通過「多壘」和「黃旗漫繞槓」形象地展現了戰事頻發、朝廷局勢混亂的畫面。頸聯則借酒澆愁,表達生活的艱辛和內心的沉重。尾聯以劍喻志,即使銳氣漸失,詩人仍懷有不屈之氣,但只能獨自承受這份憤慨。整首詩情感深沉,富有歷史滄桑感。

王灼

宋遂寧人,字晦叔,號頤堂。高宗紹興中嘗爲幕職。有《頤堂集》、《糖霜譜》、《碧雞漫志》。 ► 21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