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朱嚴

未得科名鬢已衰,年年憔悴在京師。 妻裝秋卷停燈坐,兒趁朝餐乞米炊。 尚對交朋賒酒飲,遍看卿相借驢騎。 誰憐所好還同我,韓柳文章李杜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科名:科舉功名。
  • 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這裏指生活困頓、失意。
  • 朝餐:早飯。
  • 卿相:古代高官的稱呼。

翻譯

還沒有取得科舉功名頭髮就已經衰老了,年年在京城生活困頓失意。妻子整理秋季的書卷停下燈來坐着,兒子趁着做早飯的時候乞求米來做飯。還經常對結交的朋友賒酒來喝,看遍了高官顯貴們借驢子來騎。誰憐憫有與我相同的愛好,那就是韓愈、柳宗元的文章以及李白、杜甫的詩。

賞析

這首詩生動地描繪出了詩人當時生活的窘迫狀況。未獲功名卻已衰老,盡顯無奈與悲哀。通過對妻兒生活細節的描寫,如妻子裝秋卷、兒子乞米炊,突出生活的艱難。而向朋友賒酒、看他人借驢騎等場景,更增強了這種窘迫感。但儘管生活困苦,詩人依然執着於自己對韓柳文章、李杜詩的熱愛,體現了他對文學藝術的堅定追求和內心深處的精神寄託。全詩語言質樸,感情真摯,讓讀者能深切感受到詩人的心境和處境。

王禹偁

王禹偁

宋濟州鉅野(今山東省菏澤市鉅野縣)人,字元之。出身淸寒,世代務農。從小發憤求學,五歳能詩。宋太宗太平興國八年(西元九八三年)進士,授成武縣主簿,嘗於《吾志》詩抒志云:「吾生非不辰,吾志復不卑,致君望堯舜,學業根孔姬。」雍熙元年(西元九八四年),遷知長洲縣。端拱元年(西元九八八年)召入京應中書試,擢右拾遺、直史館,旋以《端拱箴》諫皇宮之奢。次年遷知制誥。淳化二年(西元九九一年),爲徐騎省辨誣,貶商州(今陝西商縣)團練副使。淳化五年(西元九九三年),再知制誥。至道元年(西元九九五年)兼翰林學士、知審官院兼通進銀臺封駁司,坐謗訕罷知滁州,未幾改揚州。宋眞宗卽位,上疎言加強邊防、減冗兵冗吏、嚴格選舉、沙汰僧尼、謹防小人得勢等五事。復知制誥。咸平元年(西元九九八年)預修《太祖實録》,以直筆犯諱,降知黄州(今湖北黃岡),故世稱「王黃州」。謫黃州時,以駢散相間之《黃州新建小竹樓記》抒達觀曠逸之胸懷。咸平四年(西元一〇〇三年)移知蘄州,未逾月而卒,年四十八。爲人剛直,在官以敢言直諫稱,嘗誓言要「兼磨斷佞劍,擬樹直言旗」。王黃州爲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先驅,工詩文,詩風樸素,散文平易,多反映社會現實。主詩學杜少陵、白樂天,文學韓昌黎、柳子厚。歐陽文忠甚慕王黃州,在滁州時瞻仰其畫像,又作《書王元之畫像側》。蘇東坡撰《王元之畫像贊並序》稱以「以雄風直道獨立當世」,「耿然如秋霜夏日,不可狎玩」。有《小畜集》三十巻、《小畜外集》二十巻(今殘存巻六至巻十三等八巻)、《五代史闕文》。《宋史·巻二百九十三·王禹偁傳》。 ► 67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