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林四季丞之英倫用菱槎韻卻寄

驪珠摘頷龍跨頭,驪歌疊唱天爲秋。詩人一去鷗盟愁,習聞海客談瀛洲。 安得掛席拾海月,相浮大白酣舵樓。有客同舟航故里,耿耿篷窗催漏矢。 跋燭白戰星月涼,中有仙眷鴻與光。幔亭廣樂武彝君,贏得新婦諧參軍。 鯤身舊漁乘龍客,龍門聲價荊州分。自從泛棹遊鯤島,奪得錦標樹蝥纛。 流行自在輕艨艟,蘇門更嘯竹林風。睡獅怒嘲拋拄杖,別從海外圖淬掌。 興動東坡橫氣機,譎詭波雲層胸蕩。斷流壯絕快投鞭,移情大水刺琴船。 乘風萬里破駭浪,功成投筆摹燕然。歸來策上長安賈,奮揚國光輝白社。 相逢馬上揖雄風,車笠故人憑君下。吁嗟陽關一曲哂巴渝,吹竽語濫齊東野。
拼音

羅秀惠

羅秀惠,與王香禪離異,入贅「赤嵌女史」蔡碧吟家。性喜揮霍,因家產散盡,遂以賣字爲生。大正十四年(1925)一月,由於基隆顏國年之捐助,創《臺北黎華新報》社,任發行人,除刊載梨園藝文外,兼及小說、詩文、隨筆。昭和三年(1928)八月曾開「蕉麓千書會」任人求書,墨跡流傳甚廣。昭和十年(1935)十一月以「奎社書道會」名義舉辦全島書畫展於臺北永樂町,民國六十五年(1976)被臺南市政府譽爲「清代臺南府城十大書家之一」。〖參考許雪姬《臺灣歷史辭典》,臺北:遠流出版社,2004年5月;張子文等《臺灣歷史人物小傳:明清暨日據時期》,臺北:國家圖書館,2003年12月。〗羅秀惠詩不主一格,唯多豔體之作。今羅氏作品乃據《臺灣日日新報》、《漢文臺灣日日新報》、《臺南新報》、《臺灣詩薈》、《臺灣詩醇》、《臺灣詩鈔》、《臺灣詩錄》、《三六九小報》、《孔教報》、《風月報》等輯錄編校。(江寶釵撰) ► 2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