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庭芳送宗周舉人已已京師

陽關柳新。玉河波煖,燕閣春深。斜陽滿目增愁悶。 別酒重斟。北邙阪,英雄休問。霸陵橋,芳勝休尋。越兜起,離人恨。 似這等、浮名絆引。只待長臥華山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陽關:古關名,在今甘肅敦煌西南,因位於玉門關以南,故名陽關。此処代指離別之地。
  • 玉河:清澈的河流。
  • 燕閣:華麗的樓閣,這裡指京城的樓閣。
  • 北邙坂(běi máng bǎn):山名,在今河南省洛陽市北,漢魏以來,王侯公卿多葬於此,後泛指墓地。
  • 霸陵橋:位於陝西西安,是古人離別長安的必經之地,後常被用來代指送別之処。
  • :這裡指兜起離別之愁緒。

繙譯

楊柳在陽關処綻發新綠。河水溫煖,京城樓閣的春意正深。落日餘暉滿眼,更增添了愁悶的情緒。 再次斟滿離別的酒。不要問北邙坂那些英雄之事,也不要去霸陵橋尋找美好的風景。離愁別緒湧起,這離人的怨恨啊。 像這樣被虛名所牽絆。衹願能長久地臥在華山的雲霧之中。

賞析

這首詞以送宗周擧人爲背景,描繪了離別的場景和情感。詞的上闋通過描寫陽關的新柳、溫煖的河流和春意深濃的京城樓閣,烘托出離別的氛圍。然而,斜陽滿目卻增添了愁悶之情,暗示了離別的悲傷。下闋則表達了對虛名的不屑和對自由的曏往,認爲不必過於追尋英雄事跡和美好風景,而願遠離塵世的紛擾,隱居在華山之中。整首詞情感真摯,語言簡練,用簡潔的語言表達了深刻的情感和對人生的思考。

韓邦奇

明陝西朝邑人,字汝節,號苑洛。正德三年進士,授吏部主事,進員外郎。以上疏論時政忤旨,謫平陽通判。遷浙江按察僉事。中官採富陽茶魚,爲民害,邦奇作歌哀之。遂被誣陷,斥爲民。嘉靖初,起復爲山東參議。後屢起屢罷,終以南兵部尚書致仕。邦奇性剛直,治政嚴肅,自奉節儉。一生好學不倦,經子史及天文、地理、樂律、術數、兵法之書無不通究。著述甚富。有《易學啓蒙意見》、《禹貢詳略》、《苑洛志樂》、《洪範圖解》等。 ► 2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