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懷

昨夜分明夢到家,飄颻依舊客天涯。 故園門掩東風老,無限杜鵑啼落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飄颻(yáo):飄蕩,流落無依的樣子。

翻譯

昨天夜裏分明夢見自己回到了家,可如今依然漂泊在天涯。故鄉的家門緊閉,春風已經老去,無數的杜鵑鳥在啼叫着,花瓣紛紛飄落。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而深刻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家鄉的深切思念和羈旅他鄉的孤獨感。詩的首句「昨夜分明夢到家」,直接點明瞭詩人在夢中回到了故鄉,表現出他對家鄉的眷戀之情。然而,第二句「飄颻依舊客天涯」卻將詩人拉回了現實,他仍然在他鄉漂泊,這種反差更加深了他的痛苦和無奈。接下來的「故園門掩東風老」,描繪了故鄉的門緊閉着,春風也已漸漸老去,暗示着時光的流逝和家鄉的變遷,同時也烘托出詩人心中的淒涼。最後一句「無限杜鵑啼落花」,以杜鵑的啼叫聲和落花的景象,進一步渲染了悲傷的氛圍,讓讀者更能感受到詩人的愁苦之情。整首詩意境蒼涼,情感真摯,充分體現了詩人的思鄉之苦和身世之悲。

文天祥

文天祥

字履善,一字宋瑞,號文山。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人。宋理宗寶佑四年(公元1256年)中榜上第一名。在賈似道當權時受排擠。德佑元年(公元1275年),元軍進攻臨安,宋朝廷下詔徵勤王兵。任贛州知州的文天祥組成萬人的義軍,北上守衛。景炎元年(公元1276年)任右丞相,被派往元軍營談判,被扣留。押解中在鎮江逃出,得到人民的幫助,流亡至通州(今江蘇南通),從海道到福建,與張世傑、陸秀夫等在福州擁生趙呈爲帝,堅持抗元。景炎二年(公元1277年)進兵江西收復了幾個縣城,使抗元形勢大力好轉。但不久爲元軍所敗,退入廣東。祥興元年(公元1278年)在五坡嶺(今廣東海豐北)被俘。元將張弘範叫他寫信招張世傑投降,遭拒絕,書《過零丁洋》詩以明志。祥興二年(公元1279年)被送到大都(今北京),囚三年,途經威脅利誘,始終不屈。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初九日(公元1283年1月9日)在柴市被害,從容就義。 ► 98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