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布送王廷舉用蕭敬夫韻
高人不煙火,跳出天地窯。
掀然立千仞,塊視金與焦。
香袂拂雪冷,紫髯逐風飄。
摩挲雲冥樹,豈隨羣卉凋。
但知仙骨輕,不學倒影搖。
人間盡描貌,妙不在生綃。
揭鬥斟天漿,霞衣卻瓊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不煙火:超脫世俗生活,不以煙火飲食爲意,即脫俗超凡的意思。
- 天地窯:將天地比作一個大的「窯」,指世間如同一個大熔爐,充滿各種繁雜之事。
- 掀然:形容挺拔的樣子。
- 千仞(rèn):仞是古代長度單位,一仞周製爲八尺,千仞表示極高的山峯。
- 塊視:像看待土塊一樣。「塊」指土塊。
- 金與焦:「金」可能指財富;「焦」推測爲焦山(在鎮江東北長江中),這裏二者代指世間的名利等事物。
- 香袂(mèi):香氣飄逸的衣袖。袂,衣袖。
- 紫髯(rán):紫色的鬍鬚。髯,兩腮的鬍子,也泛指鬍鬚 。
- 摩挲(mó suō):用手撫摸。
- 雲冥樹:指高聳入雲、在雲霧中若隱若現的樹木。冥,昏暗,這裏形容雲霧繚繞。
- 仙骨輕:指超凡脫俗、如同仙人般輕盈飄逸的氣質。
- 倒影搖:大概意思是不隨波逐流、不被世俗擾動心性。倒影搖可能有隨波搖動之意,象徵世俗的動盪。
- 生綃(xiāo):未漂煮過的絲織品,古時用以作畫,這裏指畫像。
- 揭鬥:舉着酒鬥,有快意灑脫之意。鬥,酒器。
- 天漿:天上的美酒。
- 霞衣:以雲霞爲衣裳,形容仙人或超凡者服飾的美麗。
- 卻瓊瑤:拒絕接受美玉。瓊瑤,美玉。這裏有不貪戀世間美好之物的意思 。
翻譯
高潔之人超脫塵世生活,彷彿跳出了天地這個大「熔爐」。 他瀟灑挺拔地挺立在極高之處,將世間的名利財富都看作土塊一般微不足道。 身着散發着香氣的衣袖彷彿能拂動冰雪帶來寒意,紫色的鬍鬚隨風飄動。 他撫摸着高聳入雲在雲霧中穿梭的樹木,怎會像是普通花草一樣凋零。 他只知曉自身有着超凡脫俗如仙人般的輕盈氣質,而不會像凡俗之人隨着世俗動盪心性。 人間都想盡辦法描繪他的容貌,然而其真實的美妙根本不是一幅生綃畫卷所能展現的。 他舉起酒鬥,斟飲天上的美酒,身上披着雲霞般的衣裳,毅然拒絕美玉財寶的誘惑 。
賞析
這首詩是文天祥爲王廷舉所作,通過豐富形象的描寫展現出王廷舉超凡脫俗、不畏世俗、高潔孤傲的形象。開篇就將王廷舉比作「跳出天地窯」的「高人」,直接點明其脫離塵世的特質。接着用「掀然立千仞」的描寫,生動展示出他的傲岸姿態,將金與焦「塊視」則體現他對世俗名利的淡然輕蔑 。「香袂拂雪冷,紫髯逐風飄」一句則細膩地刻畫其外在形象,通過動作和服飾鬍鬚隨風飄動,增添了一份飄逸瀟灑之感。「摩挲雲冥樹,豈隨羣卉凋」以樹自比,暗喻其不會如同凡俗之人在塵世中沉淪和消逝,能夠堅守自我。「但知仙骨輕,不學倒影搖」再次強調他擁有仙人般超脫氣質,不會被世俗所動搖。「人間盡描貌,妙不在生綃」進一步說明他的美妙不是外在畫作即可展現,深化其內在的美好難以捉摸。結尾「揭鬥斟天漿,霞衣卻瓊瑤」,描繪出他縱情自在、不貪戀美好的灑脫與高潔,全詩從不同角度塑造出一個超凡脫俗的形象,也側面反映出作者自身對這種超脫境界的讚賞和追求,在藝術表現上,聯想奇特,形象鮮明生動,語言優美,字裏行間洋溢着一種豪邁和超凡的氣息 。

文天祥
字履善,一字宋瑞,號文山。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人。宋理宗寶佑四年(公元1256年)中榜上第一名。在賈似道當權時受排擠。德佑元年(公元1275年),元軍進攻臨安,宋朝廷下詔徵勤王兵。任贛州知州的文天祥組成萬人的義軍,北上守衛。景炎元年(公元1276年)任右丞相,被派往元軍營談判,被扣留。押解中在鎮江逃出,得到人民的幫助,流亡至通州(今江蘇南通),從海道到福建,與張世傑、陸秀夫等在福州擁生趙呈爲帝,堅持抗元。景炎二年(公元1277年)進兵江西收復了幾個縣城,使抗元形勢大力好轉。但不久爲元軍所敗,退入廣東。祥興元年(公元1278年)在五坡嶺(今廣東海豐北)被俘。元將張弘範叫他寫信招張世傑投降,遭拒絕,書《過零丁洋》詩以明志。祥興二年(公元1279年)被送到大都(今北京),囚三年,途經威脅利誘,始終不屈。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初九日(公元1283年1月9日)在柴市被害,從容就義。
► 98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