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莆陽卓大著順寧精舍三十韻
人生天地間,一死非細事。
識破此條貫,八九分地位。
趙岐圖壽藏,杜牧擬墓誌。
祭文潛自撰,荷鍤伶常醉。
此等蛻浮生,見解已不易。
齊物逍遙遊,大抵蒙莊意。
聖門有大法,學者必孔自。
知生未了了,未到知死地。
原始則返終,終始本一致。
後來得西銘,精蘊發洙泗。
吾體天地塞,吾氣天地帥。
一節非踐形,終身莫繼志。
舜功禹顧養,參全穎錫類。
伯奇令無違,申生恭不貳。
聖賢當其生,無日不惴惴。
彼豈不大觀,何苦勤興寐。
吾順苟不虧,吾寧始無愧。
人而有所忝,曠達未足智。
卓哉居士翁,方心不姿媚。
蒙讒以去國,七年無怨懟。
風雨三間茅,鬆楸接蒼翠。
斯丘亦樂哉,未老先位置。
宇宙如許大,豈以爲敝屣。
當其歸去來,致命聊自遂。
天之生賢才,初意豈無爲。
民胞物同與,何莫非己累。
君方仕於朝,名高貴所萃。
乾坤父母身,方來日川至。
西銘一篇書,順事爲大義。
請君觀我生,姑置末四字。
拼音

文天祥
字履善,一字宋瑞,號文山。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人。宋理宗寶佑四年(公元1256年)中榜上第一名。在賈似道當權時受排擠。德佑元年(公元1275年),元軍進攻臨安,宋朝廷下詔徵勤王兵。任贛州知州的文天祥組成萬人的義軍,北上守衛。景炎元年(公元1276年)任右丞相,被派往元軍營談判,被扣留。押解中在鎮江逃出,得到人民的幫助,流亡至通州(今江蘇南通),從海道到福建,與張世傑、陸秀夫等在福州擁生趙呈爲帝,堅持抗元。景炎二年(公元1277年)進兵江西收復了幾個縣城,使抗元形勢大力好轉。但不久爲元軍所敗,退入廣東。祥興元年(公元1278年)在五坡嶺(今廣東海豐北)被俘。元將張弘範叫他寫信招張世傑投降,遭拒絕,書《過零丁洋》詩以明志。祥興二年(公元1279年)被送到大都(今北京),囚三年,途經威脅利誘,始終不屈。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初九日(公元1283年1月9日)在柴市被害,從容就義。
► 98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