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甫巫山高命光屬和勉率成篇真不知量

巫山高,巫山之高高不極。寒江西來曳練長,羣峯森羅十二戟。 清狖悲號裂翠崖,老蛟怒鬥摧丹壁。輕生重利三巴客,一葉直衝高浪白。 船頭吟嘯坐自如,仰視長天不盈尺。叢祠象設儼山椒,巫祝紛紛非一朝。 雲是高唐神女之所處,至今暮雨常蕭蕭。我聞神理明且直,興亡唯觀惡與德。 安肯來從楚國君,憑依夢寐爲淫昏。襄王之心自荒惑,引領日望陽臺雲。 獨不思懷王西行不復返,甲光照地屯秦軍。蠶食黔中下荊門,陵園宗廟皆燒焚。 社稷飄零不復存,嗟嗟若敖鼢冒時,篳路藍縷皆辛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介甫:王安石的字。
  • 屬和:(zhǔ hè) 指和別人的詩。
  • 不極:極高,沒有盡頭。
  • 曳練:像拖着白色的絲綢帶子,形容江水如練。
  • 森羅:衆多而羅列。
  • 十二戟:巫山有十二峯,這裏用十二戟來形容羣峯挺拔。
  • 清狖:(qīng yòu) 即猿猴,因其毛色較清(淺),叫聲淒厲,所以稱「清狖」 。
  • 老蛟:傳說中的蛟龍 。
  • 三巴客:三巴(古地名,大致在今重慶東部地區)的客商,指那些不畏艱險行船的人。
  • 山椒:山頂。
  • 象設:祠廟中的神像。
  • 巫祝:以裝神弄鬼替人祈禱爲職業的人。
  • 高唐神女:傳說中與楚懷王、襄王在夢中相會的神女。
  • 引領:伸長脖子,形容殷切盼望。
  • 若敖、鼢冒(fén mào) :楚國的先王,他們創業艱難 。
  • 篳路藍縷:駕着簡陋的車,穿着破舊的衣服去開闢山林,形容創業的艱苦 。

翻譯

巫山高聳入雲,高高得彷彿沒有盡頭。寒冷的江水從西邊奔騰而來,猶如一條長長的白色絲帶,巫山的羣峯羅列,像十二支尖銳的戟一樣。

清猿悲哀地號叫,聲音彷彿要撕裂翠綠的山崖,老蛟憤怒地爭鬥,好像要摧毀紅色的崖壁。那些輕生重利的三巴客商,坐着一葉扁舟直直地衝進高白的浪濤之中。

船頭上的人悠閒地吟詩長嘯,自在自如,擡頭看天,感覺天空離自己還不到一尺。在那山頂上,叢祠中的神像莊嚴整齊,巫祝們在這裏裝神弄鬼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

人們說這裏是高唐神女居住的地方,直到如今傍晚還常常風雨蕭蕭。我聽說神靈的道理是光明正直的,國家的興亡只看國君品德的善惡。

神女怎麼肯附身楚國的君王,通過夢境依從楚王的淫亂昏庸。襄王心思本來就荒亂迷惑,天天伸長脖子盼望着陽臺上的雲(暗指高唐神女)。

難道他就不想想懷王當初西行去秦國就再也沒有回來,秦軍兵甲閃耀照亮大地,楚國已被秦軍屯兵圍困。秦軍好比蠶吃桑葉一樣侵佔黔中,攻下荊門,楚國的陵園和宗廟都被燒燬。

國家社稷飄零已經不復存在,可嘆楚國先王若敖、鼢冒創業時是那麼的辛苦艱難,駕着簡陋的車,穿着破舊的衣服去開闢山林。

賞析

這首詩開篇描繪巫山的雄偉地勢、峻峭山峯以及江景的壯觀與山川的驚險,生動展現了巫山的雄奇險峻。接着通過「輕生重利三巴客」體現行船者的勇敢無畏。

在寫到巫山相關神話傳說時,詩人發出議論。他秉持理性態度,認爲神靈應正直,不應幫助昏庸的楚國國君。詩人藉此事批判楚王的荒淫昏聵,尤其是通過「襄王之心自荒惑」等句表現對襄王的批判,暗示其沉迷於虛幻的神女傳說而不顧國家命運。 此外詩中回顧楚國先王創業艱難,以及後來楚國被秦國蠶食以致滅亡的過程,抒發對楚國興衰的感慨。詩中既有對自然景觀的生動描寫,又有對歷史事件、傳說的借古諷今,情感深沉複雜,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和藝術感染力 。

司馬光

司馬光

司馬光,字君實,號迂叟,漢族,陝州夏縣(今山西夏縣)涑水鄉人,世稱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學家、文學家。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贈太師、溫國公,諡文正,爲人溫良謙恭、剛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奮。以“日力不足,繼之以夜”自詡,其人格堪稱儒學教化下的典範,歷來受人景仰。 ► 157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