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日,賦得未到曉鍾猶是春,有感三首

春風已去又薰風,時序頻仍感寸衷。 早歲情懷如遠鶴,中年困頓作冥鴻。 樂飢泌水誠何憾,仰止高山亦足雄。 最是文場堪太息,累人頭白日匆匆。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薰風:**和暖的南風。
  • **時序:**季節的順序,時節。
  • **頻仍:**連續不斷。
  • **寸衷:**指內心。
  • **早歲:**早年。
  • **冥鴻:**高飛的鴻雁,常比喻避世隱居的人。
  • **樂飢泌水:**用「泌水樂飢」典故,指安貧樂道。出自《詩經·陳風·衡門》:「衡門之下,可以棲遲。泌之洋洋,可以樂飢 。」
  • **仰止高山:**比喻對高尚品德的仰慕。出自《詩經·小雅·車舝》:「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 **文場:**指文章的領域,也可指科舉考試的場所 。
  • **太息:**嘆息。

翻譯

春風已經離去,和暖的南風悄然來臨,時光不停轉換,讓我內心感慨萬千 。早年的情懷就如同遠處高飛的仙鶴般自由自在,可到了中年卻困頓不堪,好似那歸隱的鴻雁。能像古人一樣安貧樂道實在沒有什麼遺憾,對高尚品德的仰慕也足以讓自己內心強大 。最讓人嘆息的是在文章科舉這個場域中,耗費人們的精力和時間,日子匆匆過去。

賞析

這首詩是詩人在立夏日有感而發之作。開篇「春風已去又薰風,時序頻仍感寸衷」,通過春風與薰風的交替,直接點出時光流逝之感,奠定了全詩的抒情基調。頷聯「早歲情懷如遠鶴,中年困頓作冥鴻」,以靈動的比喻,將早歲的瀟灑自在與中年的困頓形成鮮明對比,形象地抒發了人生境遇的變化。頸聯「樂飢泌水誠何憾,仰止高山亦足雄」,體現了詩人的精神境界,表達出即便生活困厄,仍能安貧樂道、追求高尚品德的情志。尾聯「最是文場堪太息,累人頭白日匆匆」,則是對科舉文章事業耗費生命的感慨與嘆惋,流露出詩人對人生價值的深沉反思。整首詩既體現了時光變遷帶來的惆悵,又展現出詩人堅韌的精神追求和對人生的深刻思考,情感真摯且意境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