曬舊衣感賦

卅載綈袍檢尚存,領襟雖破卻餘溫。 重縫不忍輕移拆,上有慈親舊線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卅(sà)載:三十年。「卅」是三十的意思。
  • 綈(tí)袍:用粗厚的絲織品做成的長袍。
  • 餘溫:這裏指衣服上還留存着母親曾經撫摸、穿戴時留下的溫暖的感覺 。

翻譯

翻檢衣物,那件穿了三十年的粗厚絲質長袍還保存着。雖然領口和衣襟處已經破舊不堪,但撫摸上去似乎還殘留着往昔的溫熱。我不忍心輕易地把它拆開重新縫補,因爲上面清晰地留着母親當年親手縫補的針線痕跡。

賞析

這首詩情感真摯深沉,通過曬舊衣這一平常小事,寄託了詩人對慈母深深的懷念之情。開篇「卅載綈袍檢尚存」,直接點出舊袍及其存在時間之長,暗示舊袍歷經歲月仍被珍視。「領襟雖破卻餘溫」,「領襟破」表明時間的侵蝕,「餘溫」卻賦予舊袍特殊的生命力,這個「溫」不僅是身體接觸過的溫度感,更是蘊含着母親對兒子的愛與關懷。「重縫不忍輕移拆」體現了詩人面對舊衣時的小心翼翼與珍視,內心的不捨躍然紙上。末句「上有慈親舊線痕」則是情感的昇華,看到那舊線痕,往昔母親爲自己縫補衣物的場景如在眼前,一針一線都飽含着母親對兒子的疼愛,這份舐犢情深,通過一件舊衣,被表現得淋漓盡致 ,讓讀者真切地感受到詩人對母親難以忘懷的眷戀。

周壽昌

清湖南長沙人,字應甫,一字荇農,晚號自庵。道光二十五年進士,授編修,擢至侍講。太平軍攻湘時嘗劾賽尚阿、和春作戰不力,稱敢言。後隨辦京畿防務,不畏上官,敢據實開釋無辜。官至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光緒初罷官居京師,專注著述。詩文書畫均爲時所重。心力所瘁,則在兩《漢書》,有《漢書注校補》、《後漢書注補正》、《三國志注證遺》、《思益堂集》等。 ► 4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