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字令丙午七月二日菱湖觀殘荷,臞盦前輩用白石老仙均成此闋。予亦繼聲,兼憶東華舊遊,玉堂天上,不知其詞

· 馮煦
塵纓乍濯,溯晴湖一角、與鷗爲侶。湖外龍山青萬疊,江草江花無數。菂苦房空,蘋疏蓋掩,才過廉纖雨。翠尊易竭,倚舷還賦愁句。 遲暮。極目天端,瓊樓無恙,我欲凌風去。記否昆明清露曉,墜粉尚零前浦。亂蕊爭榮,孤根自轉,曾共蓬瀛住。夢迴青瑣,與君重問煙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塵纓:比喻塵俗之事。
  • (zhuó):洗。
  • (sù):逆流而上。
  • (dì):蓮子。
  • 廉纖雨:細微之雨。
  • 遲暮:傍晚,比喻晚年,暮年。
  • 瓊樓:華美的建築物。
  • 凌風:乘風。
  • 蓬瀛:蓬萊和瀛洲,泛指仙境。
  • 青瑣:裝飾皇宮門窗的青色連環花紋,借指宮廷。

翻譯

剛剛洗淨世俗之事,在晴湖的一角,與鷗鳥爲伴。湖外的龍山層疊萬千,江草江花不計其數。蓮子苦而蓮蓬空,浮萍稀少荷葉掩蓋,纔剛剛下過細微的雨。翠綠的酒杯容易竭盡,倚着船舷還寫下憂愁的詞句。 到了傍晚。極目望向天邊,華美的樓閣安然無恙,我想要乘風而去。還記得昆明清晨的露水,花粉墜落還在前浦零亂。雜亂的花蕊競相爭榮,孤獨的根自然轉動,曾經一起在仙境居住。夢迴到宮廷,與你再次詢問那雲煙之路。

賞析

這首詞描繪了菱湖殘荷的景象以及由此引發的感慨和思緒。上闋通過對湖光山色、殘荷等景象的描寫,營造出一種清幽而略帶哀愁的氛圍。下闋則藉着景觀表達遲暮之感和對往昔的回憶、嚮往,以及內心涌起的複雜情緒,有孤獨、有惆悵,還有對過去美好生活的懷念與追思。詞的意境深遠,情感真摯細膩,通過優美的語言將那種憂傷、悵惘的情緒傳達得淋漓盡致,展現了作者豐富的內心世界和高超的藝術表現力。

馮煦

馮煦

馮煦,字夢華,號蒿庵,金壇人。光緒丙戌一甲三名進士,授編修,官至安徽巡撫。 ► 16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