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娘曲京師菊部杜雲紅善秦聲奏技中和園爲怨衆所排轉徙塞外予獨因之有漂泊之感爲作此曲

· 黃節
九城歌管嘔啞喧,一月不踏中和園。 秋娘妙曲衆弗貴,世間美惡寧足論。 春宵深雪對樺燭,沉吟爲作秋娘曲。 信是無聊亦有涯,漫引秋思入絃軸。 浣花有女出津沽,垂髫出上紅氍毹。 向人妮妮兒女語,清於調舌黃鶯雛。 四歲能歌弱能舞,穆曹爲師幼孤苦。 學成肯向泣春風,自有驚人人未許。 轉徙張垣覆上京,漸令燕趙聞其名。 時流爲纂雲紅集,翻作梨園斷腸聲。 秦聲直繼隴西沉,已使龜年淚沾頷。 掩抑初如猿狖鳴,倏若微風動葭菼。 本來秦聲惡激刺,轉折抑揚易傷氣。 斂氣四絃斷復連,浮雲柳絮隨天地。 當其抗歌方上場,喧啾百鳥孤鳳凰。 座中有客輒三嘆,念奴能勿愁諸郎。 絕技誰知天果吝,朝月歡娛暗生嘆。 回頭不採山上蘼,遂至人間有恩怨。 蛾眉謠諑漸紛紜,昔日絲桐今日焚。 四筵顧曲誰相藉,夜半巾車去五雲。 是時寒柝摧殘臘,舊苑沉沉馬馺馺。 一客聽歌犯雪行,蠟盡弦僵重嗚唈。 我來宣南垂五年,看花日日相流連。 自從南歸送諸大,獨行不到寒葭前。 剩與歌揚日再過,坐使景光疾如馱。 今朝忽動羈旅心,謂善歌者無知音。 秋娘如此亦飄泊,城南春樹將成陰。
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