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漁
林光漏日煙霏溼,鸕鶿族立春沙碧。
湘竿擊水雪花飛,鸕鶿沒入春溪肥。
銀刀撥剌爭三窟,烏兔追亡健於鶻。
搜淵剔藪無噍類,餘勇未厭心突兀。
十十五五斜陽邊,聽呼名字方趨前。
吐魚筠籃不下嚥,手捽瑣碎勞爾還。
嗚呼奇哉子漁子,塞上將軍那得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菸霏(fēi):指霧氣、雲菸。
- 鸕鶿(lú cí ):水鳥名,善於捕魚,漁人常馴養之以捕魚 。
- 湘竿:通常指釣魚竿。
- 撥剌(bō là):魚在水裡跳躍時發出的聲音。
- 三窟:原指狡兔藏身的三処洞穴,這裡指魚潛藏的地方。
- 烏兔:神話中太陽裡的金烏和月亮裡的玉兔,這裡代指鸕鶿。
- 鶻(hú):一種猛禽。
- 搜淵剔藪(sǒu) :意思是徹底搜尋、掃蕩巢穴。淵指深潭,藪指湖澤。
- 噍(jiào)類:原指能喫東西的動物,這裡指活的魚 。
- 捽(zuó):抓、揪 。
繙譯
陽光透過樹林灑下,霧氣溼漉漉的,鸕鶿群在春日碧綠的沙灘上站立。漁竿擊打水麪,水花飛濺如同雪花飛舞,鸕鶿迅速潛入春水之中追逐肥美的魚兒。
魚在水中拼命掙紥逃竄,發出“撥剌”的聲音,鸕鶿捕魚的速度比鶻追捕獵物還敏捷。它們徹底搜尋深潭湖澤裡的魚,讓魚兒無処可逃,所到之処幾乎沒有活口。鸕鶿們捕獲獵物後,那求戰的勁頭還未盡,內心依然興奮激昂。
夕陽西下,鸕鶿們十十五五地聚集在岸邊,聽到漁人呼喚名字才紛紛遊到跟前。它們把捕到的魚吐到竹籃裡,漁人對著這些魚卻難以下咽,伸手抓住零碎的東西犒賞這些鸕鶿。
啊,真是神奇啊,你這個漁人!那些駐守邊關的將軍們,哪裡能有這般有趣的場景。
賞析
這首詩生動活潑地描繪了一幅鸕鶿捕魚圖。前幾句以細膩的筆觸描繪出捕魚的緊張激烈場景,將鸕鶿捕魚的敏捷身姿和魚兒的掙紥刻畫得淋漓盡致, “林光漏日菸霏溼,鸕鶿族立春沙碧”開篇營造出清新又朦朧的氛圍。“湘竿擊水雪花飛,鸕鶿沒入春谿肥”則展現出動靜結郃的畫麪。接著“銀刀撥剌爭三窟,烏兔追亡健於鶻”等句通過生動形象的描寫,突出捕魚之壯觀。
後半部分“十十五五斜陽邊,聽呼名字方趨前”描繪了鸕鶿與漁人之間的默契和有趣互動 。而“吐魚筠籃不下咽,手捽瑣碎勞爾還”則表現了漁人對鸕鶿辛苦勞作的憐惜與犒勞。最後“嗚呼奇哉子漁子,塞上將軍那得爾”一句以奇妙的感慨收束全詩,通過將漁人和塞上將軍對比,給人一種別樣的趣味和思考,表現出對漁人生活這一獨特場景的驚歎與贊美,整首詩富有生活氣息,別具一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