鴛鴦梅

夜半長生殿,金釵恨最長。 分明後身是,環子伴三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長生殿(cháng shēng diàn):華清宮之齋殿,一說爲唐代帝後遊宴寢宮。
  • 金釵:婦女插於發髻的金制首飾,這裡借指楊貴妃。
  • 後身:彿教有“三世”的說法,謂轉世之身爲“後身”,也指事物由前麪的情況引起的結果。
  • 環子:可能指玉環(楊貴妃),因名字裡有“環”字。
  • 三郎:唐玄宗李隆基的小名。

繙譯

半夜時分在長生殿裡,楊貴妃心中的怨恨最爲深長。 明明知道她的後世之身(指梅),如同玉環伴著三郎(唐玄宗)般地相伴而生。

賞析

這首詩借鴛鴦梅,聯想到了唐玄宗和楊貴妃的愛情故事。詩中的長生殿是他們曾經的幽會之地,而金釵則代表了楊貴妃,表達了她心中的幽怨。後兩句則將鴛鴦梅比作楊貴妃的後身,暗示著它們如同楊貴妃和唐玄宗一樣相互陪伴。整首詩意境含蓄,用典巧妙,以歷史故事烘托出鴛鴦梅的特殊寓意,給人以無盡的遐想。

方蒙仲

宋興化軍莆田人,初名澄孫,字蒙仲,以字行。方大東子。理宗淳祐七年進士。歷邵武軍教授,泉州通判。知邵武軍,表倡儒術,請立樵川書院,以廣教學,治以最聞。官至祕書丞。始以文字見知於賈似道。及似道相,獨求外補。有《女教》、《通鑑表微》、《洞齋集》。 ► 23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