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聲器

· 洪繻
萬籟寂靜虛堂風,長腔、短腔出郫筒。一鼓促拍「河滿子」,再鼓攤破風入松。 雲璈水調殊玲瓏,攝以電氣貯以筒。芥拾音響歸冥濛,橐籥樞紐相磨礱。 放之滿堂爲逢逢,傾耳曲折無不通。偷聲共詫「聲聲慢」,動色四顧色色空。 初如湘靈鼓瑟湘江上,旋如洛神通辭洛水中。一彈再嘆有餘韻,一望無人無絲桐。 傳遞語音亦曲肖,又如楚巫翻譯出喉嚨,石言鬼語非謠童。 購得人人矜奇器,聞者往往驚神工。我謂此事何足異,在昔偃師稱小技。 革人歌舞能目招,驅使草木供遊戲。順帝靈巧亦可言,銅人報時按節至。 國初博物有江永,郵筒傳聲千里致。鎪?渾沌機竅開,不須乞靈天地氣。 木雞、木狗並有聲,變幻五行易位置。奇巧即在耳目間,未用遠徵輸巧事。 西洋此器未十年,末巧由來吾吐棄。是器傳語況區區,何似傳遞今古有吾儒! 道德事功留紙上,但憑寸管非機樞。有時餘事弄狡獪,吒叱笑罵雜噫籲,傳之千載聲聲俱。 不第繪聲且繪色,活留?咳並眉須。西人亦有文字鄙且拙,廿六字母徒翻切。 拗斷嗓子語言粗,雖有精意無由設。時移地易音即差,兜禽僸佅難分別。 得其官骸遺精神,留聲機械何須說!炮火有聲聲震天,西洋製作年復年。 一震不留猶懾敵,兵家陰機能研堅。中華此事誠缺憾,鐵馬屯軍噤不前。 我思此事由人廢,羣才一出將淵淵。吁嗟乎,留聲器,我聞汝聲淚爲漣。 此間時事不堪述,婦孺啜泣難下嚥。勞者莫歌窮莫達,萬戶吞聲何處宣! 願借汝機託汝械,爲記愁苦與顛連。記事比珠哀比弦,傳諸大帝鈞天廣樂邊,叩天問帝夫何言!
拼音

洪繻

洪繻,《枯爛集》九卷。現收藏於國立臺灣文學館。〗、洪繻自編出版的《寄鶴齋詩矕》〖《寄鶴齋詩矕》,南投:南投活印社,1917年。此書洪繻自編自印,作爲旅遊大陸交誼用書,也是洪氏第一部見世的著作。〗,並參考臺灣省文獻委員會《洪棄生先生全集》,以及《臺灣日日新報》、《臺灣文藝叢志》、《臺灣詩薈》等所載之詩作,輯錄編校。(吳福助撰) ► 4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