壺中天慢

· 莊棫
行雲何處,卻分明、依舊昨宵華月。城上烏啼啼未曉,正好三更時節。巷口煙深,窗間燭暗,乍見心先怯。那能再與,殷勤深訴離別。 回憶往日來時,手中團扇,竟難教拋撇。幾曲銀屏天樣遠,更有輕紗隔絕。欲住無言,爲愁含笑,此際心如結。遙知去後,比前更覺悽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行雲:比喻飄忽不定或遠行的人。
  • 華月:明亮的月亮,此處指美好的月色。
  • 三更:古代時辰劃分,相當於現在的凌晨1-3點。
  • 巷口煙深:形容巷子裏煙霧瀰漫,環境昏暗。
  • 乍見:突然看見。
  • 殷勤:深厚而懇切的情感。
  • 團扇:圓形有柄的扇子,多用於夏季,象徵女子。
  • 銀屏:裝飾華麗的屏風。
  • 輕紗:薄薄的紗幕,象徵距離遙遠或難以接近。
  • 心如結:心情沉重,糾結。
  • 悽切:悲涼而深切。

翻譯

那輪明亮的月亮依然掛在空中,就像昨晚一樣。城樓上烏鴉的叫聲還在耳邊迴盪,時間已臨近清晨三更。小巷深處煙霧繚繞,窗戶裏的蠟燭光微弱,我突然出現,心中不禁害怕。怎麼還能像以前那樣,深情地傾訴離別的愁緒。

想起當初來的時候,手裏緊握着團扇,我捨不得放下。那些美麗的屏風彷彿遙不可及,還隔着輕紗相隔。我想說些什麼,卻又無言以對,只能帶着微笑和愁緒。此刻的心情,就像打了一個死結。我知道離開後,這份悲傷會比以往更加深重。

賞析

這首詞描繪了一幅離別時的場景,以月夜、烏啼和巷口的煙霧等元素渲染出一種悽清的氛圍。詩人通過回憶與對方共度的美好時光,以及團扇、銀屏等意象,表達了深深的眷戀和離別的無奈。"欲住無言,爲愁含笑"一句,展現了主人公內心的矛盾和複雜情感,既有離別的苦澀,又有對過去的留戀。整首詞語言優美,情感真摯,充滿了淡淡的哀愁和對未來的深深擔憂。

莊棫

清江蘇丹徒人,字中白。先世爲鹽商。少時以輸餉得部主事。後家中落,謀食淮南、江寧,校正羣籍,爲曾國藩所禮敬。治《易》、《春秋》,通曆數。有《周易通義》、《靜觀堂文》等。 ► 13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