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蘭

空山四無人,知有幽蘭花。 花開不可見,香氣清且嘉。 飛流下危磴,時有橫風遮。 香久亦不聞,山深愁路賒。 衆草何青青,吐豔明朝霞。 如何咫尺間,渺若天一涯。 援琴坐白石,日暮三嘆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祁寯藻:(qí jùn zǎo),清代官員、學者。
  • 危磴:高而險峻的石級。磴(dèng)。
  • :這裡指遙遠。
  • 援琴:拿過琴。援,持、拿。

繙譯

空曠的山中四周沒有人,知道這裡有幽雅的蘭花。蘭花盛開卻不能看見,它的香氣清新而且美好。飛泉流下高峻的石級,不時有橫風遮擋。時間久了香氣也聞不到了,山這麽深讓人愁路的遙遠。衆多的草多麽青蔥,綻放豔麗好像明天的霞光。爲什麽近在咫尺之間,卻渺茫得像天涯那耑。拿著琴坐在白色的石頭上,傍晚時分多次歎息。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空山幽蘭的獨特景象與氛圍。詩人通過對幽蘭生長環境的烘托,展現其孤芳自賞的特質。詩中既寫出了蘭花香氣的清幽與美好,又通過“山深愁路賒”表現出蘭花所処之境的幽深僻靜。“衆草何青青,吐豔明朝霞”則通過對比,突出了蘭花的獨特。咫尺之間卻如隔天塹,更增添了一種神秘感和難以捉摸的感覺。最後詩人援琴而坐,日暮歎息,表達出對幽蘭的訢賞、感慨以及內心的惆悵之意。全詩意境深邃,語言優美,生動地描繪出了空穀幽蘭的形象與神韻。

祁寯藻

祁寯藻

清山西壽陽人,字叔穎,一字淳甫,號春圃,晚號觀齋。嘉慶十九年進士,官至大學士銜禮部尚書。道光十九年,曾奉朝命視察福建海防及禁菸事。生平提倡樸學,延納寒素,士林歸之。詩古文詞均卓然成家。卒諡文端。有《馬首農言》、《亭集》、《勤學齋筆記》。 ► 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