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墅草堂歌
註釋
- 結廬:建造房屋。
- 布衣蔬食:穿布衣服,吃粗茶淡飯,形容生活清苦。
- 一畝宮:一畝大小的宮室,言居處狹小,謙稱自己的家。
- 槎枒(chá yā):形容樹枝參差不齊的樣子 。
- 簾櫳:窗簾和窗戶,也指門窗的簾子。
- 枈(zhēn ):同「榛」。
- 塵囂:人世間的喧囂、紛擾。
- 莫靄:暮靄,傍晚的雲霧。「莫」同「暮」。
- 末運:末世的氣運 ,衰微的時代。
- 干戈:兵器的通稱,代指戰爭。
- 黃巾赤眉:借指元末的農民起義軍 。
- 傾攲(qī):傾斜。
- 汗萊:荒蕪的土地。
- 環堵:四周環着每面牆高一丈的土牆 ,形容狹小樸素的居室。
- 茅茨:茅草屋頂。
- 釃酒:濾酒、斟酒。
- 諸昆:諸兄,同輩的兄弟們。
- 揮麈(zhǔ):揮動拂塵。魏晉人清談時常揮動麈尾以助談興,後用「揮麈」指清談或閒談。
- 竹苞松茂:比喻家族興盛。
翻譯
先輩們在深山裏建造起房屋,過着樸素清苦的生活。四周青山層疊,就像一幅展開的畫卷屏障;綠樹參差不齊,映照在門窗的簾子上。草堂門迎着流水潺潺的蓼花灣,牧童的歌聲和樵夫的吆喝聲此起彼伏,他們來來往往。琴和酒具安然無恙,此處塵囂靜謐,彷彿能在山林暮靄中隨意指點山川。
明朝末年,深陷戰爭之中 ,農民起義軍紛涌如蟻。淮南地區十戶人家有九戶空無一人,眼睜睜看着城鎮和村莊都長滿了荊棘和杞柳。先輩們驚慌失措地躲避兵災,茅屋傾斜倒塌,荒草叢生。眼前盡是荒蕪的土地,牛羊自在走動,野水肆意流淌,禽鳥歡快鳴叫。
五十年過去了,往昔猶如夢幻泡影,夕陽斜照下的廢棄草堂鮮有人跡。我的先輩們常常爲此長嘆,想要重新修繕這座舊宅。他們拿着錢財布料告知當地老農,說:「以前我的先輩就在這裏居住。」那些多年來侵奪此地的事就不要再提了,樑上的燕子歸來,似乎還認得舊時的主人 。
重新修剪茅草屋頂,重新築起土牆 ,兄弟們一起把酒言歡,暢快清談。期望家族如同竹茂松盛一般興旺發達,不要忘記先輩們當年營建安寧居所的不易。
如今又到了西風蕭瑟、草木凋零的時節,草堂一帶的楓林環繞,在秋風中一片火紅。皇帝的詔書如今只是徒有空名,每逢年節,只能託付村中的老者代爲瞻仰祖居了 。
賞析
這首詩是吳敬梓對家族舊居西墅草堂的追思之作。開篇描繪草堂昔日風景優美、寧靜祥和的生活環境,給人一副世外桃源般的畫面。通過這種美好與後文戰亂時的破敗形成鮮明對比,有力地反映出戰亂給人民帶來的巨大災難與痛苦。詩的中間部分詳細訴說了朝代變遷中草堂的興衰,飽含着對祖上遭逢亂世的辛酸感嘆。此後寫先輩們重建草堂的努力,體現出家族對祖業的重視與傳承。詩的結尾則在今昔對比中,流露出對世事變遷、家族興衰的無限感慨,既有對草堂昔日繁榮的懷念,又有對家族命運、國家命運的憂慮與思考,融入了詩人複雜的情感,展現出濃厚的歷史滄桑感 ,同時也表達了對家族復興的一絲期盼。整首詩語言質樸,用典較少,以樸實的敘事融合深刻的情感,感染力頗深 。

吳敬梓
吳敬梓的其他作品
- 《 減字木蘭花 · 庚戌除夕客中 》 —— [ 清 ] 吳敬梓
- 《 將往平山堂風雪不果二首 》 —— [ 清 ] 吳敬梓
- 《 題白沙翠竹江村九首見山樓 》 —— [ 清 ] 吳敬梓
- 《 元夕雪 》 —— [ 清 ] 吳敬梓
- 《 美女篇 》 —— [ 清 ] 吳敬梓
- 《 題白沙翠竹江村九首見山樓 》 —— [ 清 ] 吳敬梓
- 《 雪夜懷王溯山山居二十韻 》 —— [ 清 ] 吳敬梓
- 《 九日約同從兄青然登高不至四首 》 —— [ 清 ] 吳敬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