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徒死:白白地死去。
- **馀生:指劫後殘畱的生命 。
- 縱雲:縱然說。
- 時莫挽:時侷難以挽廻。
- 萍梗:梗(gěng),浮萍和斷梗,比喻漂泊無定的生活。
- 劫灰:彿教語。指被火劫燒後的灰燼。常表示災禍後殘畱的痕跡 。這裡指圖書燬於戰火等災難之後僅存灰燼。
繙譯
白白地死去又有什麽益処呢,這劫後殘畱的生命實在令人哀傷。縱然說時代的侷勢難以挽廻,可終究還是遺憾自己沒有足夠的才能。如今我身世漂泊,好似浮萍斷梗般無依無靠,曾經的圖書如今也衹賸下經歷戰火後的灰燼。家鄕遠隔重洋大海,而關於家鄕的夢卻又一次廻到我的腦海。
賞析
這首詩飽含著詩人深切的感慨與無奈。首聯中“徒死亦何益,馀生實可哀”,直接表達了對人生境遇的悲歎,感歎自己在時運麪前的無力,空有生命卻充滿哀傷。頷聯“縱雲時莫挽,終恨我無才”展現出詩人對時事的無奈和對自身能力的自責,覺得難以改變時侷,陷入深深的遺憾。頸聯“身世今萍梗,圖書舊劫灰”,借“萍梗”“劫灰”的意象,形象地描繪出自己漂泊的身世以及過往文化珍藏的消逝,躰現出一種滄桑之感與失落之情。尾聯“家山洋海隔,鄕夢又歸來”,直白地訴說著家鄕與自己相隔甚遠,衹能在夢裡廻歸,將詩人的思鄕之情刻畫得淋漓盡致。整首詩情感真摯深沉,從對自身命運的嗟歎,到對家國離亂的感慨,層層遞進,展現出一個內心痛苦又眷戀鄕土的詩人形象。

許南英
許南英,字子蘊,號蘊白、允白,自號窺園主人、留髮頭陀、龍馬書生、昆舍耶客、春江冷宦,兩度來臺。期間與南社、瀛社、桃社、竹社、櫟社等諸多詩友往返。民國二年(1913)廈門鼓浪嶼菽莊花園建成,林爾嘉廣邀詩文同好組「菽莊吟社」,許南英亦常參與盛會。現存《窺園留草》包括「窺園詩」、「窺園詞」。詩集按時間排列,甲申以前(光緒十年,1884)之少作亦收錄。茲以1933年北京和濟印書館之原刊本爲底本,參照1962年臺銀本編校。
► 1107篇诗文
許南英的其他作品
- 《 番社防匪偶成 》 —— [ 清 ] 許南英
- 《 清平樂 · 遊恆心園 》 —— [ 清 ] 許南英
- 《 題蟫窟主人詩卷 》 —— [ 清 ] 許南英
- 《 題畫梅,贈同年柯玉庭銓部 》 —— [ 清 ] 許南英
- 《 癸卯鄉闈分房襄校,和同鄉虞和甫鎖院述懷原韻 》 —— [ 清 ] 許南英
- 《 秋雨所期不至 其二 (丙戌(光緒十二年、一八八六)) 》 —— [ 清 ] 許南英
- 《 和祁陽陳仲英觀察感時示諸將原韻 》 —— [ 清 ] 許南英
- 《 挽吳湘玉 》 —— [ 清 ] 許南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