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慈仁寺毗盧閣登高謝麟伯何鐵生陳六舟朱肯甫董研樵陳逸山王廉生同遊
吾欲反悲秋,秋氣實快哉。
木落天雨霜,萬里無氛埃。
志士如黃鵠,人海厭沈埋。
且登三藏閣,何異九成臺。
磴道既多剝,步櫩又已摧。
秋花亦疏薄,辛苦殘僧栽。
紛然儔侶集,解帶傾尊罍。
晴空擁太行,萬馬脫銜來。
蘆溝濁似湯,薊丘低如壞。
決雲一雕起,拂霄羣雁排。
逸氣翔寥廓,頓使襟抱開。
諸公皆能賦,一一大夫才。
下視九陌人,營擾徒喧豗。
年年有重陽,望古令人哀。
此寺盛明季,法筵閧如雷。
國初猶莊嚴,廟市奇書堆。
亭林賃廡住,漁洋遊春回。
近日壽陽相,重複闢蒿萊。
坐客皆龍氣,張陳朱曾梅。
嘉會已陳跡,行徑生荒苔。
各自有千古,恨不相追陪。
撫此白露零,感我玄鬢衰。
靡靡枝上葉,常被商聲催。
請看雙虯鬆,鐵幹無摧頹。
牛山景下泣,秋井杜銜杯。
二子孰爲賢,悠悠非我懷。
拼音
張之洞
清直隸南皮人,字香濤,又字香巖、孝達,號壺公,又號無競居士,晚號抱冰,又號廣雅。少時工詞章。同治二年進士。光緒初,擢司業,遷洗馬。遇事敢言,曾請斬崇厚,毀俄約。與寶廷、陳寶琛、張佩綸等號爲清流。中法戰爭時任兩廣總督,起用馮子材擊敗法軍。又設廣東水陸師學堂,立廣雅書院,武事與文備並舉,以謀自強。後督湖廣近二十年,籌盧漢鐵路,辦漢陽鐵廠、萍鄉煤礦、湖北槍炮廠,設紡織四局,創兩湖書院等,爲後起洋務派首領。提倡“舊學爲體,新學爲用”,維護封建綱常,反對戊戌變法,作《勸學篇》以明宗旨。庚子之役,參與東南互保,鎮壓兩湖反洋教鬥爭及唐才常自立軍起事。光緒末,擢體仁閣大學士、軍機大臣兼管學部,定清末教育制度,力謀振興國勢,而爲滿族宗貴所撓,不能有所作爲。卒諡文襄。所作文章典瞻,詩亦淹博沉麗。有《張文襄公全集》。
► 21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