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過王光祿飛雲洞宴集

十畝煙霞覆短牆,中開三徑引求羊。 琴尊自美談玄宅,賓從時過醉白堂。 臺倚高雲臨大野,池通新水着浮航。 當朝若更徵巖穴,未許林園混酒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煙霞:指山水、山林的景色。
  • 三徑:意爲歸隱者的家園或是院子裏的小路。
  • 求羊:指漢代蔣詡隱居後,於舍中開三徑,只與求仲、羊仲往來。後因以「求羊」作爲隱士的代稱。
  • 談玄:指談論玄理,魏晉時期清談的內容之一。
  • 賓從:指賓客和隨從。
  • 醉白堂:此處指宴飲歡樂的場所。
  • 巖穴:指隱士的居處,也指隱士。

翻譯

在十畝山水景色圍繞着的短牆之內,中間開闢出三條小路邀請隱士前來。這裏琴和酒樽都很美好,是談論玄理的好地方,賓客和隨從時常前來,這裏如同醉白堂般充滿歡樂。高臺依靠着高雲面臨廣闊的原野,池塘與新開通的水流相通,上面漂着小船。如果當今朝廷還要徵召隱士,這裏的園林是不允許與那些只知飲酒作樂的人混爲一談的。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景色優美、充滿文化氛圍的地方。首聯描述了環境的優美和主人的高雅情趣,通過「煙霞」「短牆」「三徑」「求羊」等詞語,營造出一種寧靜、隱逸的氛圍。頷聯寫在這裏可以盡情地談論玄理,享受宴飲的歡樂,體現出主人的好客和這裏的熱鬧。頸聯進一步描寫了周圍的景色,高臺、大野、池、新水、浮航,構成了一幅開闊、靈動的畫面。尾聯則表達了一種態度,即這裏的園林是高雅之地,不與那些只知飲酒作樂的人爲伍,也暗示了作者對真正的隱士精神的追求和對世俗享樂的一種超脫。整首詩意境優美,用詞精準,將自然景色與人文氛圍巧妙地結合在一起,表達了作者對這個地方的喜愛和對隱逸生活的嚮往。

盧龍雲

明廣東南海人,字少從。萬曆十一年進士。授馬平知縣,補邯鄲,治行爲諸縣之最。復補長樂,以忤權要,左遷江西藩幕。累官至貴州布政司參議。有《四留堂稿》、《談詩類要》。 ► 18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