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㟽驛西山

千仞峯頭一振衣,羣真有約莫相違。 清風咳唾人間落,白日羽翰天上飛。 玄圃自生珠樹老,石田多是玉芝肥。 吹笙子晉能騎鶴,應向緱山月夜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㟽(yǎn biǎo):山名,具體位置不詳。
  • 振衣:整理衣服,此處意指整理衣冠,準備行動。
  • 羣真:指衆多仙人。
  • 咳唾:咳嗽和吐痰,此處比喻仙人的聲音或言語。
  • 羽翰:羽毛,此處指仙人飛翔的翅膀。
  • 玄圃:傳說中的仙境,位於崑崙山。
  • 珠樹:神話中的樹,結有珍珠。
  • 石田:指仙境中的田地,多產玉芝。
  • 玉芝:傳說中的仙草,能延年益壽。
  • 吹笙子晉:指傳說中的仙人王子晉,善吹笙。
  • 緱山:山名,傳說中王子晉成仙的地方。

翻譯

在千仞高峯之巔整理衣冠,與羣仙有約,不可違背。 清風中傳來仙人的聲音,白日裏仙人羽翼飛翔於天際。 玄圃中的珠樹自老,石田裏玉芝茂盛肥美。 吹笙的王子晉能騎鶴,應在緱山的月夜歸來。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仙境圖景,通過「千仞峯」、「羣真」、「白日羽翰」等意象,展現了詩人對仙境的嚮往和對仙人生活的想象。詩中「清風咳唾」與「白日羽翰」形成對比,前者暗示仙人的神祕與超凡,後者則展現了仙人自由飛翔的壯麗景象。末句以「吹笙子晉」和「緱山月夜」作結,增添了詩意的深遠和神祕感,表達了詩人對仙境的無限憧憬。

程本立

明浙江崇德人,字原道。程德剛子。洪武中舉明經、秀才,授秦府引禮舍人,歷長史,受累謫雲南爲吏。洪武三十一年徵入翰林,預修《太祖實錄》,遷右僉都御史。建文三年坐事貶官,仍留纂修。《實錄》成,出爲江西副使。未行,燕兵入京,自殺。 ► 27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