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次壁上舊韻

不知支遁在東林,咫尺園亭負賞心。 上界雨餘花似錦,南來舟澀酒如金。 人從廬阜開新社,詩與唐風續正音。 自愧濯纓無處所,靈源何日許相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支遁:東晉時期的高僧,此處指代高僧或智者。
  • 東林:地名,此處可能指東林寺,位於江西省九江市廬山。
  • 上界:指天上,此處比喻高處或遠處。
  • 廬阜:即廬山,位於江西省九江市。
  • 唐風:指唐代的詩歌風格。
  • 濯纓:洗滌冠纓,比喻超脫世俗,高潔自守。
  • 靈源:指深邃的智慧或真理。

翻譯

不知道智者是否在東林,近在咫尺的園亭辜負了我的欣賞之心。 高處的雨後花朵如同錦繡,南來的船隻因水流湍急而難以暢飲,酒變得珍貴如金。 人們在廬山開設新的詩社,我的詩與唐代的風格相續,傳承正統的音韻。 我自愧沒有找到洗滌心靈的地方,何時才能尋找到那深邃的智慧之源。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高遠境界的嚮往和對現實境遇的感慨。詩中,「不知支遁在東林」一句,既表達了對智者的敬仰,也暗含了對自身境遇的不滿。後文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如「上界雨餘花似錦」,展現了詩人對美好事物的欣賞,同時「南來舟澀酒如金」則反映了旅途的艱難和物質的匱乏。最後,詩人表達了對精神追求的渴望,希望能找到洗滌心靈、接近真理的地方,體現了詩人對精神世界的深刻追求。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寧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進士。授編修,歷左諭德,以學問該博著稱。弘治中官至禮部右侍郎兼侍讀學士。見唐寅鄉試卷,激賞之。十二年,主持會試,以試題外泄,被劾爲通關節於唐寅等,下獄。尋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獻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