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寓感四首和陸子傳作

· 湯珍
五鳳鐘聲出御樓,宮鴉初散曙星流。 袞衣南面朝圭璧,華蓋中間正冕旒。 出納每惟王命允,安危偏倚廟廊憂。 受釐一自居宣室,恭默無爲仰帝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五鳳:指五鳳樓,古代宮中的建築。
  • 鐘聲:指宮中報時的鐘聲。
  • 御樓:皇帝居住的樓閣。
  • 曙星:黎明時的星星。
  • 袞衣:古代帝王及上公的禮服。
  • 南面:古代以坐北朝南爲尊位,故帝王諸侯見羣臣,或卿大夫見僚屬,皆面向南而坐,因用以指居帝王或諸侯、卿大夫之位。
  • 圭璧:古代帝王、諸侯祭祀或朝聘時所執的玉器。
  • 華蓋:帝王車駕的傘形頂蓋。
  • 冕旒:古代帝王的禮冠和禮冠前後的玉串,也用作皇帝的代稱。
  • 廟廊:指朝廷。
  • 受釐:古代祭祀後,接受祭餘的肉。
  • 宣室:古代宮殿名,這裏指皇帝的居室。
  • 恭默:恭敬而沉靜不言。
  • 帝休:帝王的喜訊。

翻譯

五鳳樓上的鐘聲響起,皇帝的樓閣中宮鴉剛剛散去,黎明的星星還在流動。皇帝穿着袞衣,面向南方,手持圭璧,華蓋在中間,正戴着冕旒。他出納時總是遵從王命,國家的安危偏倚在朝廷的憂慮之上。在宣室接受祭餘的肉後,他恭敬而沉靜,無爲而治,仰望着帝王的喜訊。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明朝宮廷的清晨景象,通過鐘聲、宮鴉、曙星等意象,營造出一種莊嚴而神祕的氛圍。詩中皇帝的形象被賦予了神聖和權威,他的行爲舉止都體現了對王命的尊重和對國家安危的深切憂慮。最後兩句表達了皇帝的恭敬和無爲而治的理念,以及對帝王喜訊的期盼,展現了明朝皇帝的治國理念和宮廷生活的莊嚴與寧靜。

湯珍

明蘇州府長洲人,字子重。以歲貢授崇德縣丞,遷唐王府奉祀,不赴。有《迪功集》。 ► 8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