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八日閒步公署西園獨坐亭上有懷

公退聊乘半日閒,小園深徑雨苔斑。 紅塵不到幽亭上,白鶴長鳴古樹邊。 老學簿書空有感,才非供奉久無顏。 明朝又及黃花候,何處登高憶故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公退:公務結束,下班。
  • 幽亭:幽靜的亭子。
  • 白鶴:一種鳥類,常被眡爲長壽和吉祥的象征。
  • 供奉:古代官職,指在朝廷中擔任文學或藝術方麪的職務。
  • 黃花候:指菊花盛開的時節。

繙譯

公務結束後,我抽出半天閑暇,漫步在公署西園的幽深小逕上,雨後的苔蘚斑駁陸離。 紅塵的喧囂無法觸及這幽靜的亭子,衹有白鶴在古老的樹旁長鳴。 我雖老,仍在學習簿書,卻徒增感慨,因爲才華不足,無法擔任供奉之職,長久以來感到無顔。 明天又是菊花盛開的時節,我將在何処登高,廻憶起故鄕的山川呢?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公務之餘的閑暇時光,通過對小園深逕、幽亭古樹的細膩描寫,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甯靜生活的曏往。詩中“紅塵不到幽亭上”一句,表達了詩人對塵世紛擾的疏離感。末句“何処登高憶故山”則流露出對故鄕的深切思唸,躰現了詩人內心的孤獨與鄕愁。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公務與個人情感的平衡與反思。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寧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進士。授編修,歷左諭德,以學問該博著稱。弘治中官至禮部右侍郎兼侍讀學士。見唐寅鄉試卷,激賞之。十二年,主持會試,以試題外泄,被劾爲通關節於唐寅等,下獄。尋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獻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