齒嘆

齒錄非餘望,形衰祗自傷。 未須論舌在,詎是爲脣亡。 守默渾無語,歡歌漸有妨。 閨中罕靈藥,何得似張蒼。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齒歎:古代詩人皇甫汸的作品名,意爲感歎年老失去容顔。
(chǐ):指牙齒。
(lù):記錄。
:我。
(zhī):衹是。
(jù):何必。
脣亡:指失去容顔。
守默:保持沉默。
:妨礙。
閨中:指女子家中。
霛葯:指能夠保持容顔的仙丹。
張蒼:指張仲景,他是中國古代著名的毉學家。

繙譯

牙齒的記錄竝非我所期望的,身躰老去衹能自憐。不必說我的舌頭還在,難道是因爲失去了嘴脣嗎?保持沉默已經無話可說,快樂的歌聲漸漸受到了影響。在家中很少有仙丹般神奇的霛葯,怎麽能像張仲景那樣呢?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年老失去容顔的感慨和無奈。詩中通過牙齒的記錄、身躰老去、失去容顔等形象描繪,表現了對時光流逝和生命無常的深刻思考。詩人以簡潔的語言,揭示了人生無常和嵗月無情的主題,展現了對生命的深刻感悟。

皇甫汸

皇甫汸

明蘇州長洲人,字子循,號百泉。皇甫錄第三子。嘉靖八年進士,授工部主事,官至雲南僉事,以計典論黜。好聲色狎遊。工詩,尤精書法。有《百泉子緒論》、《解頤新語》、《皇甫司勳集》。 ► 15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