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櫟裏畫

· 林弼
雲中樓觀疑廬阜,水外亭臺似剡溪。 寒瀑落崖珠點亂,晴嵐隔樹翠光迷。 舊遊空向真圖見,清景應須好句題。 安得同攜琴鶴去,青林白石寄幽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櫟裏(lì):古代傳說中的一種神木,常用來比喻高尚的品質或人物。

翻譯

在櫟裏畫中 作者:林弼

雲中的樓閣看起來像是廬山,水面上的亭臺宛如剡溪。 寒冷的瀑布從懸崖上跌落,水珠如珠子般飛濺,亂舞。 晴天的雲霧隔着樹木,翠綠的光芒使人迷失其中。 往日的遊覽只能在真跡中回味,這美景應該用好詩來描繪。 如果能與琴鶴爲伴一同前往,就可以把心靈寄託在青翠的林間和潔白的石上。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山水之間的意境,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展現了詩人對高遠清幽之地的嚮往和追求。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比喻和意象,使整個畫面生動而富有詩意。詩人希望能夠與琴鶴一同遊覽,尋找一處幽靜的棲息之地,表達了對清淨和寧靜生活的嚮往。

林弼

明福建龍溪人,初名唐臣,字元凱。元順帝至正進士。工文詞。入明,與修《元史》,授吏部主事,官至登州知府。 ► 4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