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京十詠馬酒

草美秋先腯,沙平夜不藏。 解絛文豹健,臠炙宰夫忙。 有肉須供世,無魂亦似獐。 少年非好殺,假爾試穿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tú):肥壯。
  • 解絛 (jiě tāo):解開繩索。
  • 文豹 (wén bào):有花紋的豹子。
  • 臠炙 (luán zhì):切成小塊的肉。
  • 宰夫 (zǎi fū):廚師。
  • (zhāng):一種小型鹿類動物。
  • 穿楊 (chuān yáng):古代射箭術語,指射中楊樹的葉子,比喻射箭技藝高超。

翻譯

秋天草地肥美,先讓馬兒肥壯, 夜晚的沙地平坦,不留痕跡。 解開繩索,健壯的豹子躍出, 廚師忙着將肉切成小塊。 有肉可供世人享用, 無魂的豹子也像獐一樣。 少年並非喜好殺戮, 只是借你來練習穿楊之技。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秋日草原上的景象,通過「草美秋先腯」和「沙平夜不藏」展現了自然的豐饒與寧靜。詩中「解絛文豹健」與「臠炙宰夫忙」形成對比,既表現了野性的力量,又體現了人間的忙碌。尾聯「少年非好殺,假爾試穿楊」則透露出詩人對武藝的嚮往,但強調並非出於好殺,而是爲了技藝的提升,體現了詩人對和平與技藝的尊重。

許有壬

元湯陰人,字可用。許熙載子。善筆札,工辭章。仁宗延祐二年進士,授同知遼州事,禁胥隸擾民。冤獄雖有成案,皆爲平反。至治間,爲江南行臺監察御史。順帝元統間,爲中書參知政事。徹裏帖木兒奏罷進士科,廷爭甚苦而不能奪,遂稱病不出。帝強起之,拜侍御史。廷議欲行劓刑,禁漢人、南人學蒙古、畏兀兒文字,皆爭止之。順帝至元間,以忌者太多,辭官。後仍爲參知政事,不久,稱病歸。至正十五年,遷集賢大學士,改樞密副使,拜中書左丞。十七年,以老病致仕。有《至正集》、《圭塘小稿》。 ► 4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