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麻姑山五首雲關

兩山束飛橋,下塹不測淵。誰開萬尋鐵?逗此無窮泉。 淙淙輥空曲,洶洶投奔川。陽光下照之,忽作龍騰天。 常恐桑田變,中有瞿塘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飛橋:高懸的橋樑。
  • (qiàn):深溝。
  • 不測淵:深不可測的深淵。
  • :古代長度單位,一尋等於八尺。
  • 淙淙:水流聲。
  • (gǔn):滾動。
  • 空曲:空曠曲折的地方。
  • 洶洶:形容水勢洶涌。
  • 奔川:奔流的河流。
  • 桑田變:比喻世事變遷。
  • 瞿塘船:指長江三峽中的瞿塘峽的船隻,這裏用來形容水流的險峻。

翻譯

兩座山峯之間架起了一座高懸的橋樑,下方是深不可測的深淵。是誰鑄造了萬丈長的鐵鏈,引導這無盡的泉水。泉水淙淙作響,在空曠曲折的地方滾動,洶涌地投入奔流的河流中。陽光照耀下來,忽然間水流如同龍騰般沖天而起。常常擔心世事變遷,這深淵中彷彿有瞿塘峽的船隻般險峻。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麻姑山雲關的壯觀景象,通過「飛橋」、「不測淵」、「萬尋鐵」等意象,展現了山水的雄偉與險峻。詩中「陽光下照之,忽作龍騰天」一句,巧妙地運用了比喻,將陽光下水流的景象比作龍騰,生動形象。結尾的「常恐桑田變,中有瞿塘船」則抒發了對世事變遷的感慨,以及對自然景觀永恆不變的嚮往。

揭傒斯

揭傒斯

元龍興富州(今江西豐城杜市鎮大屋場)江右人,字曼碩,號貞文。元朝著名文學家、書法家、史學家。家貧力學,貫通百氏,有文名。仁宗延祐初,程鉅夫、盧摯薦於朝,由布衣特授翰林國史院編修官。凡三入翰林。文宗時開奎章閣,首擢授經郎,以教勛戚大臣子孫,帝恆以字呼之而不名。與修《經世大典》。順帝元統初,遷翰林待制,昇集賢學士。及開經筵,昇侍講學士,同知經筵事。詔修遼、金、元三史,爲總裁官。畱宿史館,朝夕不敢休,因得寒疾而卒。謚文安,著有《揭文安公集》。傒斯平生清儉,文章嚴整簡當,詩尤清婉麗密,善楷書、行、草。朝廷典册,多出其手。與虞集、楊載、范梈同爲“元詩四大家”之一,又與虞集、柳貫、黃溍幷稱“儒林四傑”。 ► 21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