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遣

· 趙嘏
晚樹疏蟬起別愁,遠人回首憶滄洲。 江連故國無窮恨,日帶殘雲一片秋。 久客轉諳時態薄,多情只共酒淹留。 到頭生長煙霞者,須向煙霞老始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晚樹:傍晚的樹木。
  • 疏蟬:稀疏的蟬聲,指蟬鳴聲逐漸減少。
  • 起別愁:引發離別的憂愁。
  • 遠人:遠離家鄉的人。
  • 滄洲:指遙遠的江海之濱,常用來比喻隱居之地。
  • 故國:故鄉。
  • 無窮恨:無盡的遺憾和思念。
  • 時態薄:世態炎涼,人情淡薄。
  • 酒淹留:因飲酒而停留。
  • 煙霞:指山水之間的美景,常用來比喻隱居生活。
  • 老始休:直到老去才停止。

翻譯

傍晚的樹木和稀疏的蟬聲喚起了離別的憂愁,遠離家鄉的人回首往事,思念着遙遠的江海之濱。江水連接着故鄉,帶着無盡的遺憾,太陽伴隨着殘雲,映照出一片秋意。長期漂泊在外,逐漸明白了世態的炎涼,只有與酒爲伴,多情地停留。最終,那些生長在山水間的人,必須直到老去,才能停止對煙霞的嚮往。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傍晚的景色和遠離家鄉的感受,表達了詩人對故鄉的深深思念和對隱居生活的嚮往。詩中,「晚樹疏蟬」和「江連故國」等意象,生動地勾勒出了詩人的內心世界。後兩句則反映了詩人對現實社會的失望和對自然山水的熱愛,體現了詩人超脫塵世、嚮往自然的高潔情懷。

趙嘏

趙嘏

趙嘏,生卒年不詳,字承佑,楚州山陽(今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人,唐代詩人,約公元835年前後在世。 ► 26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