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登庸:選拔任用。
- 蒼生:百姓。
- 望治:期望得到治理,即期望國家安定。
- 囹圄:監獄。
- 錫典:賜予的典禮或恩典。
- 亡臣:已故的臣子。
- 抑諂:抑制諂媚之風。
- 明珠:比喻珍貴的人才或事物。
- 權倖:權貴和寵臣。
- 逡巡:猶豫不前,徘徊不定。
翻譯
衆多正直之士被選拔任用,百姓們頻繁地期望國家能夠得到良好的治理。 監獄中釋放了賢能的輔佐者,賜予已故臣子豐厚的恩典。 抑制諂媚之風,拒絕珍貴的賄賂,興辦新的儒學學舍。 怎能容忍權貴和寵臣的存在,治理國家的道路因此而猶豫不前。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國家治理的深切期望和對正直人才的重視。詩中,「衆正登庸漸」展現了正直人才被逐步任用的景象,而「蒼生望治頻」則反映了百姓對國家安定的渴望。通過「囹圄釋賢輔」和「錫典厚亡臣」,作者強調了對賢能之士的尊重和對已故臣子的懷念。後兩句「抑諂明珠卻,興儒學舍新」則體現了對清廉和教育的重視。最後,「詎堪權倖在,治道更逡巡」揭示了權貴和寵臣對國家治理的阻礙,表達了對國家前途的憂慮。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作者對國家政治的深刻洞察和殷切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