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居感懷九首

鳴鳩知天雨,乾鵲知天風。 蟋蟀最無知,亦悲年運窮。 云何當世士,憒憒溫飽中。 變故如波濤,浮湛安所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鳴鳩:即斑鳩,據說它能預知下雨。
  • 乾鵲:即喜鵲,據說它能預知風起。
  • 蟋蟀:一種昆蟲,常在秋季鳴叫。
  • 憒憒:糊塗,不明事理。
  • 浮湛:隨波逐流,無所作爲。

翻譯

斑鳩能預知天將下雨,喜鵲能預知風將起。 蟋蟀雖無智慧,也會因年歲將盡而悲鳴。 爲何當今的士人,卻在溫飽中糊塗度日。 世事變故如同波濤,他們隨波逐流,不知終將何去何從。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比自然界中動物對自然變化的感知與人類對世事變遷的漠然,表達了作者對當時士人安於現狀、缺乏遠見和憂患意識的不滿。詩中,「鳴鳩知天雨,乾鵲知天風」展現了動物的本能智慧,而「蟋蟀最無知,亦悲年運窮」則進一步以蟋蟀的悲鳴來象徵歲月的流逝和生命的無常。後兩句「云何當世士,憒憒溫飽中。變故如波濤,浮湛安所終」則是對當時士人狀態的尖銳批評,指出他們在安逸中失去了應對變故的能力和方向,最終只能隨波逐流,不知所終。整首詩語言簡練,寓意深刻,反映了作者對時代和社會的深刻洞察。

方孝孺

方孝孺

明浙江寧海人,字希直,一字希古。宋濂弟子,盡得其學。洪武二十五年召至京,除漢中府教授,與諸生講學不倦。蜀獻王聞其賢,聘爲世子師,名其屋爲“正學”,學者因稱正學先生。建文帝即位,召爲侍講學士。修《太祖實錄》,爲總裁。燕王朱棣起兵入南京,自稱效法周公輔成王,召使起草詔書。孝孺怒問“成王安在?”並擲筆於地,堅不奉命。遂被磔於市,宗族親友弟子十族數百人受牽連被殺。有《遜志齋集》。 ► 41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