勉學詩八首
田單拜齊將,即墨乘孤危。
羣心效死鬥,燕士不敢支。
一朝寵祿盛,惜身思自持。
小敵竟不下,大冠空若箕。
功名每如此,樹立終凌夷。
國家匪憂危,寵爾將何爲?
動懷首鼠計,退與災禍期。
向非魯連子,身死節亦虧。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田單:戰國時期齊國的將領。
- 即墨:齊國的一個城邑,田單曾在此地抵抗燕國軍隊。
- 孤危:孤立無援,形勢危險。
- 羣心:衆人的心意。
- 效死鬥:拼死戰鬥。
- 燕士:燕國的士兵。
- 寵祿盛:受到寵愛和賞賜,地位顯赫。
- 自持:自我剋制,保持節操。
- 小敵:弱小的敵人。
- 大冠空若箕:形容頭上的冠冕(官帽)大得像簸箕一樣,意指地位雖高,但無實際作爲。
- 凌夷:衰落,敗壞。
- 匪:非,不是。
- 首鼠計:猶豫不決的計策。
- 退與災禍期:退縮與災禍爲伴。
- 魯連子:戰國時期的著名辯士,曾幫助田單解圍。
翻譯
田單被任命爲齊國的將領,當時即墨城正處於孤立無援的危險之中。 衆人的心意是拼死戰鬥,燕國的士兵都不敢輕舉妄動。 一旦受到寵愛和賞賜,地位顯赫,就會開始珍惜自身,思考如何保持節操。 面對弱小的敵人竟然無法取勝,頭上的冠冕雖大如簸箕,卻空有其表。 功名往往如此,建立的功業最終會衰落。 如果國家不是處於憂患危險之中,寵愛這樣的將領又有何用? 他們常常心懷猶豫不決的計策,退縮與災禍爲伴。 如果不是魯連子的幫助,田單將會身死名節也會受損。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田單的描述,反映了功名利祿對人性的腐蝕作用。詩中,田單在即墨城孤立無援時,能夠帶領衆人拼死抵抗,顯示出他的英勇和決心。然而,一旦受到寵愛和賞賜,他的態度發生了變化,開始珍惜自身,對弱小的敵人也無法取勝,顯示出他的軟弱和無能。詩人通過這一對比,批判了那些在安逸中失去鬥志,只知享受榮華富貴的將領。同時,詩中也表達了對魯連子這樣的智者的讚揚,他們能夠在關鍵時刻提供幫助,挽救危局。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通過對歷史人物的描繪,傳達了對忠誠、勇敢和智慧的崇高敬意。

方孝孺
明浙江寧海人,字希直,一字希古。宋濂弟子,盡得其學。洪武二十五年召至京,除漢中府教授,與諸生講學不倦。蜀獻王聞其賢,聘爲世子師,名其屋爲“正學”,學者因稱正學先生。建文帝即位,召爲侍講學士。修《太祖實錄》,爲總裁。燕王朱棣起兵入南京,自稱效法周公輔成王,召使起草詔書。孝孺怒問“成王安在?”並擲筆於地,堅不奉命。遂被磔於市,宗族親友弟子十族數百人受牽連被殺。有《遜志齋集》。
► 417篇诗文
方孝孺的其他作品
- 《 脩德惠枯木圖次韻 其二 》 —— [ 明 ] 方孝孺
- 《 近述基命録粗載三代帝王寛厚之政以寓忠愛之私幸徹睿覽過䝉賜詩寵褒詞高㫖逺復增慚荷謹依韻畧陳情以謝萬一云 》 —— [ 明 ] 方孝孺
- 《 大行皇帝輓詩 》 —— [ 明 ] 方孝孺
- 《 次韻冩懷送叔貞之成都十七首 其十二 》 —— [ 明 ] 方孝孺
- 《 懿文皇太子輓詩十章 其九 》 —— [ 明 ] 方孝孺
- 《 春和 其五 》 —— [ 明 ] 方孝孺
- 《 再次石鏡精舎㑹集韻 其二 》 —— [ 明 ] 方孝孺
- 《 寫懷 》 —— [ 明 ] 方孝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