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縣曉發次韻

渡水藍輿穩,穿林草徑微。 勝遊方外得,樂事世間稀。 風過欹僧笠,雲來掛道衣。 山林應待久,好去莫相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藍輿(lán yú):古代一種用藍色布覆蓋的轎子。
  • (qī):傾斜。

翻譯

清晨在峨眉縣出發,乘坐着平穩的藍輿渡過水麪,穿過林間的小草徑。這樣的勝景在塵世之外才能得到,世間難得的樂事。風吹過,僧人的斗笠微微傾斜,雲彩飄來,似乎掛在了道士的衣袍上。山林似乎在等待已久,好景當前,不要錯過,不要違背自己的心願。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清晨在峨眉縣出發的寧靜景象,通過「藍輿穩」、「草徑微」等細節描寫,展現了旅途的安逸與自然的和諧。詩中「勝遊方外得,樂事世間稀」表達了對於超脫塵世的嚮往和對自然美景的珍視。末句「山林應待久,好去莫相違」則強調了順應自然、珍惜當下的生活態度。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自然與自由生活的熱愛和追求。

方孝孺

方孝孺

明浙江寧海人,字希直,一字希古。宋濂弟子,盡得其學。洪武二十五年召至京,除漢中府教授,與諸生講學不倦。蜀獻王聞其賢,聘爲世子師,名其屋爲“正學”,學者因稱正學先生。建文帝即位,召爲侍講學士。修《太祖實錄》,爲總裁。燕王朱棣起兵入南京,自稱效法周公輔成王,召使起草詔書。孝孺怒問“成王安在?”並擲筆於地,堅不奉命。遂被磔於市,宗族親友弟子十族數百人受牽連被殺。有《遜志齋集》。 ► 41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