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風塵:指世俗的紛擾與勞碌。
- 滄浪:指清澈的水,也常用來比喻隱逸的生活。
- 秋色:秋天的景色。
- 林薄:林間草木叢生的地方。
翻譯
是誰讓這世俗的紛擾中,我依然保持着對清澈水域的嚮往不違背。 一場秋雨過後,波光粼粼,秋天的景色讓羣山顯得更加寧靜。 我寧願用漁竿度過餘生,也不願追求那馬蹄下的富貴。 長歌一曲,向着林間草木叢生的地方,紅葉隨着歌聲盡數翻飛。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隱逸生活的嚮往和對世俗紛擾的厭倦。詩中「滄浪意不違」一句,表明了詩人即使在紛擾的風塵中,也始終保持着對清澈、寧靜生活的追求。後文通過對比「漁竿老」與「馬足肥」,進一步強調了詩人寧願選擇簡樸自然的生活,也不願沉溺於世俗的富貴。最後,「長歌向林薄,紅葉盡翻飛」則以一種超脫的姿態,展現了詩人嚮往自然、追求心靈自由的情懷。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理想生活的執着追求。

王世貞
明蘇州府太倉人,字元美,自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官刑部主事。楊繼盛因彈劾嚴嵩而下獄,世貞時進湯藥,又代其妻草疏。楊死,復棺殮之。嚴嵩大恨。會韃靼軍入塞,嵩諉過於世貞父薊遼總督王忬,下獄。世貞與弟王世懋伏嵩門乞貸,忬卒論死,兄弟號泣持喪歸。隆慶初訟父冤,復父官。後累官刑部尚書,移疾歸。好爲古詩文,始與李攀龍主文盟,主張文不讀西漢以後作,詩不讀中唐人集,以復古號召一世。攀龍死,獨主文壇二十年。於是天下鹹望走其門,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盡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觚不觚錄》、《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
王世貞的其他作品
- 《 四十詠皇甫僉事汸 》 —— [ 明 ] 王世貞
- 《 新樂大王明德懿親肩美齊獻被禮服義趾稱河間耳順已逾國儲未立邇者熊夢奕奕麟趾振振凡在同聲俱廑稱慶敬成七言 》 —— [ 明 ] 王世貞
- 《 殷無美與沈君典狀元有南宮之好今將訪君典於宣城賦此送之並簡沈 》 —— [ 明 ] 王世貞
- 《 過滸墅關李啓鑑司農要張毛錢吳諸名士餞送分韻得連字 》 —— [ 明 ] 王世貞
- 《 四十詠高太史啓 》 —— [ 明 ] 王世貞
- 《 答助甫吏部八首 》 —— [ 明 ] 王世貞
- 《 寄贈李惟貞侍御時清戎三楚將赴嶺南 》 —— [ 明 ] 王世貞
- 《 陳廷尉追送棲霞同叩達上人詩別陳公 》 —— [ 明 ] 王世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