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守誠爲山於水北莊詩以訊之用玉林韻

· 邵寶
卻對真山作假山,白雲來往隔鬆關。 屐從一徑委蛇處,亭在雙峯掩映間。 地僻有人能散逸,時清何物不幽閒。 二泉精舍長鄰近,日見林翁杖屨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jī):木底鞋,泛指鞋。
  • 委蛇 (wēi yí):曲折行進的樣子。
  • 掩映 (yǎn yìng):遮掩映襯。
  • 散逸 (sàn yì):閒散安逸。
  • 幽閒 (yōu xián):幽靜閒適。
  • 二泉:指無錫的惠山泉,又稱「二泉」。
  • 杖屨 (zhàng jù):手杖和鞋,代指行走。

翻譯

面對真實的山卻當作假山來欣賞,白雲飄來飄去,隔着松樹的關隘。穿着木屐沿着曲折的小徑行走,亭子坐落在兩座山峯相互遮掩映襯之間。這個地方偏僻,有人能夠享受閒散安逸,時代清明,萬物都顯得幽靜閒適。二泉的精舍總是鄰近,每天都能看到林中的老翁拄着手杖,穿着鞋歸來。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山水間的幽靜景象,通過對比真山與假山,表達了詩人對自然之美的獨特感受。詩中「屐從一徑委蛇處,亭在雙峯掩映間」巧妙地運用了對仗,展現了山徑的曲折和山峯的相互映襯,增強了畫面的立體感。尾聯提及「二泉精舍」和「林翁杖屨還」,不僅點明瞭地點,也增添了詩作的田園氣息,體現了詩人對清幽生活的嚮往。

邵寶

明常州府無錫人,字國賢,號二泉。成化二十年進士,授許州知州,躬課農桑,仿朱熹社倉,立積散法。遷江西提學副使,修白鹿書院學舍以處學者,教人以致知力行爲本,革數十年不葬親之俗,奏請停開銀礦。寧王朱宸濠索詩文,峻卻之。正德四年遷右副御史,總督漕運,忤劉瑾,勒致仕。瑾誅,升戶部右侍郎,拜南禮部尚書,懇辭。詩文以李東陽爲宗。諡文莊,學者稱二泉先生。有《漕政舉要》、《慧山記》、《容春堂集》等。 ► 165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