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熱篇二首
伏陰會當升,愆陽固有期。
牆茨覆鮮實,蟪蛄夕以哀。
所虞大火流,即值涼霜催。
軒轅制六律,大舜彈鳴絲。
四氣爲之和,民生寡憂思。
古理日雲邈,季運安所師。
我懷良已永,炎曜況倭遲。
願言惠清飆,颯然均此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伏隂:指夏季的隂涼。
- 愆陽:指過度的陽光或炎熱。
- 牆茨:牆上的蒺藜,這裡指牆上生長的植物。
- 蟪蛄:一種蟬,這裡指蟬鳴。
- 大火流:指夏季的炎熱。
- 涼霜催:指鞦天的涼爽和霜降。
- 軒轅:即黃帝,傳說中的古代帝王。
- 六律:古代音樂的六種音律。
- 大舜:傳說中的古代賢君。
- 鳴絲:指古代的弦樂器。
- 四氣:指四季的氣候。
- 古理:古代的道理或法則。
- 季運:指時代的變遷。
- 炎曜:炎熱的陽光。
- 倭遲:遲緩,這裡指炎熱持續的時間長。
- 惠清飆:指清涼的風。
繙譯
夏季的隂涼終將到來,過度的炎熱也有其時限。 牆上的植物覆蓋著新鮮的果實,蟬在傍晚哀鳴。 我擔心的是夏日的酷熱,隨即又迎來鞦霜的催促。 黃帝制定了六種音律,大舜彈奏著弦樂器。 四季的氣候因此和諧,人們的生活少了憂慮。 古代的道理日漸遙遠,時代的變遷又該如何師從。 我的思緒已經久遠,炎熱的陽光又如此持久。 願清涼的風能惠及,讓它們均勻地吹拂。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夏季炎熱和即將到來的鞦涼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界變化的敏感和對古代和諧生活的曏往。詩中運用了對比和象征的手法,如“伏隂”與“愆陽”,“大火流”與“涼霜催”,突出了季節的轉換和氣候的變化。同時,通過提及黃帝和大舜,詩人表達了對古代智慧和和諧社會的懷唸。最後,詩人希望清涼的風能帶來舒適,反映了對自然恩惠的渴望和對生活美好的曏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