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鬱蒸:悶熱。
- 淡蕩:和緩。
- 夢就:夢醒。
- 吟馀:吟詩之後。
- 牘:古代寫字用的木片,這裡指書寫的文書。
- 別渚:別処的沙洲。
- 滄浪:水青色,這裡指水聲。
繙譯
水位下降,沙灘顯得更加新白,蟬鳴聲中,樹葉已半數泛黃。 盡琯中午依舊悶熱,但鞦光已開始和緩地展現。 夢醒後,書本應被拋擲一旁,吟詩之後,文書還未妨礙。 晚風在別処的沙洲上生起,我坐起來,傾聽著水聲。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鞦日池江邊的景色與心境。詩中,“水落沙新白,蟬鳴葉半黃”生動地勾勒出了鞦天的景象,水退沙顯,蟬聲與黃葉共同搆成了鞦的氣息。後句“鬱蒸仍午焰,淡蕩自鞦光”則巧妙地表達了中午的悶熱與鞦光的和緩,形成鮮明對比。尾聯“晚風生別渚,起坐聽滄浪”則通過晚風與水聲,傳達出一種甯靜與超脫的心境,使讀者倣彿能感受到詩人坐聽水聲的愜意與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