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女·書高唐賦後

· 沈謙
草香竹暗巫山曙。記宸遊、空凝佇。疏疏雨自何來,靄靄雲無處所。此日登臺,當年薦枕,聞道佳期在朝暮。怎想像夢裏、姚姬不管,深宮細腰苦。 侍臣宋玉偏能賦。動淫思、牽愁緒。豈知惆悵中宵,贏得悲哀萬古。浪說神人,鳴鸞易返,又逢薄怒。今但有、杜宇啼紅,花落高唐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宸遊:指帝王的巡遊。宸(chén)。
  • 靄靄:雲霧密集的樣子。
  • 薦枕:進獻枕蓆,這裏指男女歡愛之事。
  • 姚姬:指楚懷王的寵妃姚月華。
  • 侍臣:侍奉帝王的臣子。
  • 宋玉:戰國時楚國著名辭賦家。
  • 淫思:不正當的思緒或念頭。
  • 杜宇:即杜鵑鳥。

翻譯

草的香氣和竹子的暗影中,巫山迎來了黎明。記得帝王在此巡遊,徒然地佇立凝望。稀疏的雨從何處而來,雲霧濃密卻沒有固定的所在。這一天登上高臺,當年發生了進獻枕蓆之事,聽說相會的佳期在早晚。怎能想象到如夢裏姚姬那樣不顧及,深宮中的細腰女子受着痛苦。

侍臣宋玉偏偏能夠作賦。觸動了不正當的思緒,牽起了愁苦的情緒。哪裏知道在惆悵的半夜,卻贏得了悲哀萬古。隨便說什麼神人,鳴鸞容易返回,又遭遇了輕易發怒。如今只有杜鵑啼叫着紅色,花兒落在高唐的路上。

賞析

這首詞通過描繪巫山景色以及與古代傳說相結合,營造出一種空靈、惆悵的氛圍。詞中藉助帝王巡遊、宋玉賦等元素,表達了對遠古傳說和已逝情感的追思與感慨。詞的意境迷離,既有對歷史的憑弔,又有對情感的哀嘆。語言優美而婉約,如「草香竹暗巫山曙」等句,生動地描繪出巫山特定的情境和氛圍。整體富有韻味,體現了詞人獨特的藝術感受和審美追求。

沈謙

明末清初浙江仁和人,字去矜,號東江子。明諸生。少穎慧,六歲能辨四聲。長益篤學,尤好爲詩古文。崇禎末,爲西泠十子之一。入清,以醫爲業。有《東江集鈔》、《雜說》等。 ► 2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