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投仙姑寺

雨中投古剎,江岸少人行。 立馬候鬆徑,呼僧問寺名。 斷碑經火盡,荒草入秋平。 惟有楓林樹,泠泠清梵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chà):彿教的寺廟。
  • 立馬:停馬。
  • 松逕:松樹間的小路。
  • 斷碑:斷裂的石碑。
  • 泠泠(líng líng):形容聲音清脆悅耳。
  • 清梵聲:指彿教寺廟中誦經的聲音。

繙譯

雨中我來到一座古老的寺廟,江岸邊行人稀少。 我停下馬,在松樹間的小路上等候,呼喚僧人來詢問寺廟的名字。 斷裂的石碑經過火燒已經殘破,荒草在鞦天的到來下變得平整。 衹有那楓樹林中的樹木,發出清脆悅耳的誦經聲。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在雨中探訪古刹的情景,通過“立馬候松逕,呼僧問寺名”展現了詩人對古刹的好奇與探索。詩中“斷碑經火盡,荒草入鞦平”反映了寺廟的荒涼與歷史的滄桑,而“惟有楓林樹,泠泠清梵聲”則以楓林和梵音作爲對比,突出了寺廟的甯靜與超脫,表達了詩人對古刹的敬仰和對彿教文化的曏往。

李先芳

明四川監利人,寄籍山東濮州,字伯承,號北山。嘉靖二十六年進士,除新喻知縣,遷刑部郎中,改尚寶司丞,升少卿。降亳州同知,遷寧國府同知,以言官抨擊罷。自負才名,多所傲睨。諳曉音律,尤妙琵琶。壯年罷官,優遊林下,享文酒聲伎之奉四十餘年。中進士前,詩名已著。以出爲外吏,故不在李攀龍等七子之列,晚年語此,每憤懣不已。有《讀詩私記》、《江右詩稿》、《李氏山房詩選》。 ► 63篇诗文